第两千六百七十一章 始终东升西落(七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走出武英殿,蓝玉板着脸,不苟言笑:“镇国公,东征在即,却没有拿出作战方略,是否合适?”
    顾正臣侧头看了一眼蓝玉,又阔步向前:“我说了,日本国不同于其他地方,作战方略不能固定,只能随机应变,视情况而定。”
    蓝玉跟上前:“即便是再随机应变,也应该说清楚先打哪里,后打哪里吧,大军行进,总不能毫无章法,连个确定的方向也没有。”
    顾正臣放慢了脚步,目光炯炯:“梁国公,出征之后,旗舰之上,我们再商议东征方略......
    元宵节的灯火映照在南京城头,如星河倒悬。顾正臣立于钟山之巅,手中握着那块X-119残片,寒风掠过衣袍,却吹不散他眉宇间的凝重。格物院已连夜召开七次紧急会议,所有数据汇总成一份绝密报告:该物质不仅具备反重力特性,更能在特定频率激发下产生“时空涟漪”,其波动模式与极地金字塔激活时的共振波完全一致。
    “这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林知远站在他身旁,声音低沉,“至少……不是我们这一轮文明。”
    顾正臣点头。他想起青铜卷轴中所言“嬴政集六国工匠,铸通天机”。若始皇所造者非为长生,而是试图重启某种早已失落的技术体系,那么眼前这一切便有了逻辑可循??九座日轮塔,或许是上一个纪元遗留下来的能量节点,用以维系某种跨维度的平衡。
    而如今,它们正在苏醒。
    启明号返航后,舰队被秘密调往长江口地下船坞,整舰进入电磁屏蔽状态,以防深海潜艇残留信号追踪定位。与此同时,敦煌送来的青铜卷轴经量子解码仪进一步解析,终于破译出一段关键坐标:北纬7°12′,西经84°30′,位于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断裂带深处,距海面逾五千米。此处无洋流扰动,地质稳定,且地磁异常值常年高于周边区域三倍以上。
    “这是第二座塔的位置。”沈清梧通过加密频道传回判断,“而且……它已经开始自我充能。”
    顾正臣当即下令启动“天幕计划”第二阶段。三枚高空探测器从启明号母舰释放,飞升至平流层顶端,展开全球地磁扫描网。七十二小时后,系统锁定八处高概率目标:印度洋底马尔代夫海岭、安第斯山脉秘鲁段地下洞穴群、撒哈拉东部利比亚高原古湖床、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中心区、格陵兰冰盖下方未知空腔、日本海沟底部遗迹群、大西洋百慕大三角边缘海域,以及南极洲罗斯冰架西侧隐秘峡谷。
    八地对应八塔,加上已确认的北极与西极,九曜归位之局已然成型。
    但真正令顾正臣心头震动的,是AI在比对九地地理分布时发现的一个惊人规律:这九座塔的投影位置,在地球表面恰好构成一个正八面体嵌套球体的几何结构,而每个顶点都精确落在古代文明发源地附近??两河流域、尼罗河谷、印度河平原、黄河流域、中美洲、安第斯、密西西比、长江流域。
    “这不是巧合。”顾正臣低声自语,“这是设计。”
    仿佛有一只无形之手,在万年前便已规划好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那些神话中的神迹、传说中的圣山、帝王梦寐以求的昆仑墟,或许都不是虚妄,而是对真实存在的模糊记忆。
    就在此时,南京城外传来急报:天工营老匠人周德全在研究始皇遗诏残片时,意外触发机关,从一块青铜板夹层中取出一枚玉符。玉符呈环形,中央镂空为北斗七星状,边缘刻有细密符文,经语言学家破译,竟是失传已久的“禹余天书”片段:
    >“七门启,则阴阳逆;九曜聚,则天地裂。执火者行于虚实之间,心火不灭,魂灯不熄。若见黑月当空,速闭诸窍,勿听其声。”
    “黑月?”林知远皱眉,“可今年并无日食或月食记录。”
    顾正臣却猛然抬头:“不是天文现象……是心理感应。”
    他立刻调阅加州隧道封井前最后传回的数据。果然,在坍塌发生前十分钟,所有队员佩戴的脑波监测仪均记录到一次短暂的集体意识波动,频率集中在4.5?6.0Hz区间,属于典型的“潜意识共振带”。更诡异的是,那段音频中夹杂着一种类似低频吟唱的声音,虽无人听清内容,但事后多名幸存者描述:“好像看到了一轮漆黑的月亮,挂在没有星空的夜空里。”
    “他们经历了某种认知污染。”沈清梧语气冰冷,“那光球不是机器,也不是生命体……它是‘意识集合体’,能够侵入人类思维,重塑现实感知。”
    顾正臣沉默良久,终下令全面暂停一切遗迹接触行动。同时,他秘密召集百名出身寒门、意志坚定的青年学者,组成“意识同步团”,进驻紫金山地下冥想室。这些人皆经过严格筛选,无宗教信仰,情绪稳定,脑电波a波占比极高,最适合进行低强度意识链接实验。
    训练持续十七日。第三日,有人梦见自己漂浮于星海之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