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八十七章 东珠与情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额尔敦等人离开会同馆,拒绝了会同馆之人的陪同,走在金陵城中。
    几次换行方向,多次留了人手观察,确定身后没了尾巴,额尔敦这才带人上了一艘船,前往仪凤门,然后上岸,混入人群,经过仪凤门大街、钟阜门大街,走出钟阜门,朝着金川门外大街而去。
    冬青钱庄几度搬家,现如今隐在金川门外大街,一家茶楼的后院之内。
    不得不说这个位置选得好,无论是出京的还是入京的商人,无论是走路还是乘船,多需要路过金川门大街。
    那日松......
    夜色渐深,京城的街道上,风声呼啸,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朱承志步出翰林院,寒风扑面,他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心中却如烈火燃烧。他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他已无退路。
    回到驿馆后,朱承志立即命人将江南书院的证词与记录整理成册,并亲自誊写奏章,准备明日一早呈递内阁。他深知,士族的反扑绝不会止步于御前奏请,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翌日清晨,朱承志便前往内阁,将奏章递上,并附上江南书院的证词与记录。内阁大学士们面色凝重,纷纷翻阅奏章,议论纷纷。
    “朱大人,此等证据确凿,然士族势力庞大,若贸然下旨,恐引发更大动荡。”一位年长大学士沉声道。
    朱承志拱手道:“大人,书院乃寒门子弟之命脉,若不尽快澄清书院地位,士族必将借法度之名,彻底抹除书院。若书院覆灭,天下寒士将再无立足之地,朝廷亦将失去根基。”
    另一位大学士沉思片刻,缓缓点头:“朱大人所言极是。我即刻命人将奏章呈送太子殿下,请其定夺。”
    朱承志拱手道:“多谢诸位大人。”
    离开内阁后,朱承志并未直接回驿馆,而是前往户部,求见户部尚书王德海。
    王德海乃朝廷重臣,掌管天下赋税,若士族借赋税之名,断书院粮饷,书院将彻底陷入困境。
    “朱大人,江南之事,我已听闻。”王德海沉声道,“士族已开始削减书院粮饷,意图断其生路。”
    朱承志点头:“尚书大人,士族此举,已属大逆。若不即刻下令,命户部恢复书院粮饷,并彻查江南士族贪污赋税之事,书院将彻底覆灭。”
    王德海沉思片刻,终是点头:“好,我即刻下令,命户部恢复书院粮饷,并彻查江南士族贪污赋税之事。”
    朱承志拱手道:“多谢尚书大人。”
    离开户部后,朱承志心中稍安。他已从军、法、财、刑四方面着手,借朝廷之力,全面反击士族。只要太子朱瞻基能尽快下旨,书院便仍有希望。
    然而,士族的反扑远比他想象的更为猛烈。
    翌日一早,宫中便传来消息,王振已联合士族重臣,再次于御前奏请,称书院为“乱党私学”,并呈上更多伪造证据,意图彻底定罪书院。
    朱承志闻讯后,心中一沉。他知道,士族已开始全面围剿书院,若不尽快反击,书院将彻底覆灭。
    他立即前往太子府,求见朱瞻基。
    朱瞻基神色凝重,显然已得知王振与士族重臣的举动。
    “承志兄,王振已再次向父皇奏请,称书院为‘乱党私学’,并呈上更多伪造证据。”朱瞻基沉声道,“我已据理力争,然父皇病重,朝局不稳,若贸然下旨,恐怕会引发更大动荡。”
    朱承志沉声道:“殿下,士族此举,已属大逆。若不尽快下旨,书院将彻底覆灭。寒门子弟的未来,也将被彻底断送。”
    朱瞻基沉默片刻,终是点头:“好,我即刻命内阁拟旨,澄清书院地位,并命兵部、刑部、户部、大理寺彻查江南士族违法之事。”
    朱承志拱手道:“多谢殿下。”
    离开太子府后,朱承志并未回驿馆,而是前往翰林院,召集书院在京诸位先生,商议应对之策。
    “江南士族已联合地方军力,焚毁书院藏书楼,拘押先生与学子,并宣称书院为‘非法私学’。”朱承志沉声道,“若不尽快反击,书院将彻底覆灭。”
    一位年长先生叹息道:“如今朝廷虽已下旨,然士族势力庞大,恐难真正执行。”
    朱承志目光坚定:“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已联络兵部、刑部、户部、大理寺,力求从军、法、财、刑四方面,全面反击士族。只要朝廷下旨,我们便可借势反击,令士族不敢再轻举妄动。”
    另一位先生沉声道:“然士族若真掌控江南,便可借地方军力,彻底清除书院势力。若任其发展,书院将再无立足之地。”
    朱承志点头:“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尽快行动。我已命李慎之与赵子昂,组织书院先生与学子,分批前往湖广、江西、福建等地暂避。同时,命人将江南士族焚毁书院、拘押先生之事,详细记录,附上证词,快马加急送入京城。”
    他顿了顿,继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