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九十九章 拖延之下的出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太仓州。
    李子发签发了文书,交给窦樵:“按这个数量装运物资,最迟明日中午出海。”
    窦樵领命。
    沈?、茹为、黄德安走了进来,拱手行礼。
    李子发抬手应付了下,询问道:“三位怎么跑到了太仓州来?”
    沈?坐了下来:“陛下给了口谕,命令我等前往日本调查镇国公无差别屠杀倭人一事,我们要出海,只能来太仓州,还请飞云伯安排一下。”
    李子发恍然,答应下来:“没问题,那什么,可有大都督的批文?”
    沈?愣了下:“陛下给了口谕......
    晨光如刃,割开钟山书院的雾霭。顾正臣合上《贞观终章?续篇》,将书轻轻置于石案之上,指尖在封皮摩挲片刻,仿佛触碰一段沉睡的记忆。他未回头,只道:“陆炳。”
    “在。”陆炳立于阶下,黑衣染露,双目犹带血丝。
    “传令夜巡司十二骑,即刻集结于城南老槐驿。陈默虽失地图,但烬已现身,必有后招。他们不会放过祭天余波未定之机。”顾正臣语气平静,却字字如钉入木,“我要他们在七日内,查清宁王府所有‘采药人’的真实身份,尤其是去年冬至以来出入者名单。另,命苏挽云以游医身份混入清凉寺,盯死黄俨一举一动??此人若真是棋眼,绝不会甘于沉默。”
    陆炳迟疑:“若宁王察觉我们动作……”
    “他早已察觉。”顾正臣转身,眸光冷冽,“但他不敢动,正因他知道我们在等他犯错。而真正可怕的是,他也知道我们知道他在等我们出手。这场博弈,不是谁先动手,而是谁先乱了阵脚。”
    话音落时,东方紫气翻涌,一轮红日跃出地平线。
    三日后,老槐驿。
    十二骑齐聚,皆着粗布短褐,扮作商旅镖师。陈默负刀而立,脸上那道针伤已结痂发黑,眼神却比往日更寒三分。他摊开一张手绘草图,指着其中一处标记:“这是我在宁王府书房外听到的对话片段??‘井底三更,龙影不灭’。结合地图残迹与钟山旧庙方位,我推测‘龙渊井’并非实指那口古井,而是通往地下密道的入口,极可能连接前朝皇陵支脉。”
    赵九渊冷笑:“建文帝真要活着,早该出来喊冤了,何必藏三十年?”
    “问题就在这儿。”巴尔泰低声道,“若建文已死,为何宁王每年派人祭井?若建文未死,他又凭什么相信自己还能登基?除非……有人一直在用他的名义布局。”
    苏挽云从角落走出,手中捧着一只青瓷小瓶:“我在礼部搜出的迷魂香,成分与当年燕王府毒杀政敌所用‘梦断膏’一致。配方只有两个人知道??一个是黄俨,另一个是……洪武末年失踪的御药房总管,李守拙。”
    众人皆惊。
    “李守拙?”赵九渊皱眉,“那不是二十年前就被处决了吗?”
    “尸体从未示众。”苏挽云冷冷道,“据宫中老太监听说,行刑当日,棺材抬出西华门时轻得像空的。而最近一次有人见到类似身影,是在云南沐府密档记载中??一名自称‘净尘居士’的老者,曾为沐英遗孀调理心疾,手法纯熟,用药精准,尤擅压制风痹之症。”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而顾大人给我的那本《贞观终章?续篇》第十七页药方,正是治疗此病的秘法之一。”
    空气骤然凝滞。
    陈默缓缓抬头:“你是说……李守拙没死,他一直躲在宁王身边,甚至可能就是那个所谓的‘明心和尚’?”
    “不错。”苏挽云点头,“而且我敢断定,宁王对建文是否尚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需要一个‘合法’的旗帜来凝聚藩王势力。只要天下仍有‘先帝未亡’的流言,他就始终握有挟制朝廷的筹码。”
    赵九渊咬牙:“所以祭天之变,根本不是为了刺杀太子,而是为了让‘建文归来’的说法坐实?一旦太子昏厥倒地,百姓恐慌,流言四起,宁王便可顺势奏请‘迎还旧主’,再以辅政之名摄权?”
    “正是。”陈默沉声接话,“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战。他们不怕失败,只怕无人议论。哪怕只有一瞬混乱,也足以让火种燎原。”
    众人沉默良久。
    忽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夜巡司探子跪地禀报:“启禀统领!清凉寺昨夜起火,烧毁禅房两间,救火时发现地道入口,深不见底!且……且寺中僧人称,黄俨已于三日前悄然离寺,去向不明!”
    陈默霍然起身:“他跑了?”
    “不。”陆炳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是被带走了。据守门小沙弥交代,当晚有辆不起眼的青帷马车停在山门侧巷,下来两名蒙面人,提着药箱,说是奉旨为老太监调理旧疾。此后黄俨便再未露面。”
    赵九渊怒道:“定是宁王动手了!怕他吐露真相!”
    “也可能是另一种可能。”陈默眯眼,“黄俨本就是饵。他故意暴露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