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七十四章 保举胡季犛(二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于大明水师,胡季?并不在意。
    别看沿海被封锁了,想出去很难,遇到大明的船,安南水军没半点胜算。
    可大明的船也不是想进入河道就能进入河道,想到哪里就到哪里的,尤其是针对大明水师,安南早就做了应对,不仅在河道上游堆放着大量的木头,这些木头一旦被放到江水之中顺流而下,哪怕撞不毁明军的船,也足够让其无法继续前进。
    最重要的是,安南的船吃水浅,可大明的船吃水深,针对这个特征,安南耗费大力气,枯水季时,在......
    ####一百六十二、边疆新局
    随着赵霖与鞑靼部落的和谈成功,大明北方的局势逐渐趋于稳定。然而,赵霖深知,和平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来维护。为了进一步巩固边疆的安定,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计划??在边境地区设立贸易集市,促进双方经济往来的同时,也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
    这个提议再次引发了朝堂上的争议。一些保守派大臣认为,开放边境贸易无异于为外敌提供渗透的机会,甚至可能让鞑靼部落借此获取更多资源以壮大自身实力。但赵霖却坚信,只有通过利益绑定才能真正实现长久的和平。他向皇帝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贸易不仅能够带来财富,更是一种无形的纽带。当双方的利益紧密相连时,冲突的可能性便会大大降低。”
    李清最终采纳了赵霖的建议,并授权他在边境选址建立第一个试点集市。赵霖亲自前往选定地点,监督集市的建设工作。他要求集市不仅要具备交易功能,还必须配备完善的防御设施,以防不测。此外,他还派遣了一批熟悉当地语言和文化的官员驻守集市,负责日常管理和调解纠纷。
    经过数月的努力,首个边境贸易集市终于落成。开业当天,来自大明各地的商贾络绎不绝,而鞑靼部落的牧民们也带着他们的牲畜和皮毛前来交易。热闹的场面令赵霖倍感欣慰,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商业活动,更是两国关系改善的重要一步。
    ####一百六十三、内忧外患
    就在边境贸易初见成效之际,大明内部却再次出现了动荡的迹象。由于连年的改革触动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神经,部分地方豪强开始蠢蠢欲动,试图利用各种手段抵制新政。尤其是江南一带,许多大地主对赵霖推行的粮食储备制度心怀不满,认为此举侵犯了他们的财产权益。
    与此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问题日益严重。这些海盗经常袭击沿岸村庄,掠夺财物,甚至掳走百姓作为奴隶。尽管朝廷多次派遣军队剿灭,但由于地形复杂且倭寇行动诡秘,始终未能彻底根除这一祸患。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赵霖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方面,他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监管力度,严惩那些借故抗命的地主豪绅;另一方面,他建议组建一支专门针对倭寇的水师部队,由经验丰富的将领统领,集中力量进行清剿。
    对于前者,赵霖派出亲信官员深入民间调查实情,收集证据。一旦发现有人违法乱纪,立即依法严惩,绝不姑息。他的铁腕手段很快收到了效果,许多原本嚣张跋扈的豪强不得不收敛行径,乖乖遵守朝廷的规定。
    至于倭寇问题,赵霖则亲自参与了水师部队的组建工作。他挑选了一批精锐士兵,并邀请擅长航海技术的工匠加入队伍。同时,他还改进了战船的设计,使其更适合近海作战。经过几个月的训练,这支新型水师终于成型,并迅速投入实战。
    ####一百六十四、决战东海
    水师首次出征便遭遇了一场硬仗。当时,一群倭寇正盘踞在一个偏僻的小岛之上,以此为据点频繁袭扰周边村镇。赵霖命令水师舰队秘密接近目标,在夜色掩护下发动突袭。
    战斗异常激烈。倭寇凭借地利优势负隅顽抗,一度给水师造成不小的损失。但赵霖早已预料到这种情况,提前制定了详细的作战方案。他将舰队分为多个小队,从不同方向同时发起进攻,打乱了敌人的防御部署。
    经过整整一夜的激战,水师终于攻下了小岛,彻底摧毁了倭寇的老巢。此役不仅消灭了大量的倭寇势力,还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和船只,极大地鼓舞了军心士气。
    随后,赵霖趁热打铁,指挥水师接连扫荡了几个重要的倭寇据点。在他的带领下,水师逐渐掌握了制海权,使得倭寇再也无法肆意妄为。这场胜利不仅保护了沿海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为大明树立了强大的海上威慑力。
    ####一百六十五、传承之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霖的身体状况渐渐不如从前。但他并没有因此停下脚步,反而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将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后辈。
    他特别关注那些出身寒门的年轻人,认为他们往往更具奋斗精神和责任感。为此,他创办了一所专门培养基层官员的书院,聘请优秀教师授课,免费招收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