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据可靠消息,林氏旧部已秘密联络乌兰汗,欲借外力复起。请大人早做防备。”
朱景炎看完信后,脸色沉重。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一旦让林清风的残党与乌兰汗联手,后果不堪设想。
翌日清晨,他便向皇帝请旨,请求亲自前往西南巡视军务,实则暗中调查林氏旧部的动向。
朱允?沉思片刻,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赐予一枚新的兵符,以示信任。
临行前夜,陈修远设宴为他送行。
席间,陈修远望着他,缓缓说道:“朱大人,这一去,恐怕又是凶险万分。你可知,此番西南之行,不仅关乎林氏残党,还可能牵扯到更深层次的阴谋。”
朱景炎端起酒杯,轻轻一饮:“我明白。但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就不能退缩。”
陈修远叹道:“你是个值得敬佩的人。只希望,你能一直坚持下去。”
朱景炎微笑:“我会的。”
***
数日后,朱景炎离开京城,踏上南下之路。
一路风雪未止,寒意逼人。
他骑马行于官道之上,身后仅带几名亲随,低调前行。
途中,他不断接到来自各地的情报,逐渐拼凑出一幅令人不安的画面:林清风的旧部确实在西南集结,且已与乌兰汗的使节频繁接触。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传言称,乌兰汗正在筹备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目标正是大明边疆。
朱景炎意识到,自己必须加快脚步,赶在敌人动手之前,将这场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
风雪之中,他的身影渐行渐远,仿佛融入了天地之间,却又如一把利剑,直指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心。
大明的未来,依旧风雨飘摇。
而朱景炎,已准备好迎接更大的挑战。
朱景炎一路南下,风雪未止,寒意刺骨。沿途他不断接收到密探传来的消息,林清风旧部的动向愈发频繁,西南边境局势已隐隐透出几分不安。
抵达边关重镇永昌后,朱景炎并未立即入城,而是先在城外一处驿站安顿下来,暗中调查林氏残党与乌兰汗之间的联系。
据当地一名曾受过朱景炎恩惠的驿丞所言,近来确实有数名身份不明之人频繁出入永昌,且多与原属林清风麾下的将领接触密切。其中一人更是曾在林府担任幕僚,精通谋略。
朱景炎心中警觉,立刻派人秘密监视这些人的行踪,并设法混入他们之中,以图获取更多情报。
翌日清晨,他换上一身粗布衣裳,扮作一名商贾,悄然潜入城内。
永昌虽为边陲小城,但因地处要冲,商旅往来频繁,市集热闹非凡。朱景炎穿梭于人群之中,耳听八方,很快便捕捉到一些异常之处。
几名身着异族服饰的商人正在街头低声交谈,言语间夹杂着些许北地口音,显然是乌兰汗一方的人。
朱景炎不动声色地靠近,只听得其中一人低声说道:“三日后,使者便会抵达,届时便可正式与李将军会面。”
另一人压低声音回应:“可别忘了,上次在大同的事……那位朱大人可不是省油的灯。”
朱景炎心头一震,果然不出所料,林清风的旧部仍在与乌兰汗勾结,并且已经安排好了下一步行动。
他不动神色地转身离去,回到驿站后,立刻召集心腹亲随,开始制定应对之策。
“李将军是谁?”他问身旁的一名密探。
那密探低声答道:“是原林清风帐下大将李承烈,现驻守永昌,手中掌握三千精兵。”
朱景炎眉头紧锁:“此人若真与乌兰汗联手,后果不堪设想。”
他思索片刻,随即下令:“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返回京城,将此事禀报陛下,并请求调派一支精锐部队前来支援。”
“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最坏打算。”他目光冷峻,“若李承烈不肯回头,那就只能让他‘病’一场了。”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
朱景炎缓缓起身,语气坚定:“林清风倒台之后,他的党羽必然不甘心失败。若不趁早铲除隐患,恐怕将来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林清风出现。”
***
三日后,乌兰汗使者果然如期而至。
朱景炎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只等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擒获这批叛逆之人。
当夜,永昌总兵府内灯火通明,李承烈设宴款待乌兰汗使者,席间觥筹交错,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藏杀机。
朱景炎亲自带领一支精锐,悄然包围总兵府,并安排人在酒中下药,确保所有人陷入昏迷后再行动。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就在朱景炎准备动手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士兵匆匆闯入大厅,脸色苍白:“不好了!城外发现大批敌军,正朝永昌逼近!”
此话一出,满堂哗然。
乌兰汗使者脸色骤变,猛地站起:“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李承烈亦是神色紧张,厉声喝道:“谁敢擅闯我永昌城?!”
朱景炎冷笑一声:“看来,你们早就做好了准备。”
他不再犹豫,挥手示意手下行动。
刹那间,数十名黑衣武士从四面八方涌入,迅速控制全场。
乌兰汗使者见势不妙,拔刀欲逃,却被朱景炎亲自拦下。
“你竟敢如此大胆!”使者怒吼。
朱景炎冷冷看着他:“你们勾结叛臣,意图犯境,罪证确凿。今日,便是你们的末日。”
话音刚落,外面忽然传来一阵轰鸣般的马蹄声。
原来,朱景炎先前派出的信使已将消息带回京城,皇帝朱允?闻讯后,立刻下令调派京师禁军南下,配合朱景炎围剿叛乱。
此刻,援军已然赶到。
李承烈见大势已去,颓然跪倒在地,喃喃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朱景炎命人将其押下,随即下令封锁全城,彻查所有涉案人员。
次日清晨,永昌城内已恢复平静,乌兰汗使者与李承烈等人皆被押解回京,等待他们的,将是严惩。
朱景炎站在城头之上,望着远方的群山,心中却并无半分轻松。
他知道,自己这一路走来,已彻底站在了那些旧势力的对立面。林清风虽已倒,但他的阴影仍未散去。朝堂之上,仍有许多人对他的手段心存忌惮,甚至有人已经开始谋划如何扳倒他。
这场斗争,远未结束。
风雪渐歇,阳光洒落在永昌城的屋瓦之上,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而朱景炎,依旧站在风暴中心,迎接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