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我跟她们玩不来(二合一章节)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上三天修神通一般。
    登临仙境者,所修习的法门,称为仙诀。
    道家符箓派一脉,也称仙箓。
    至此,便少有本命和非本命一说。
    因为仙箓,往往源自修士自身修行和对天地道理的认知所结合。
    最贴合自身,而异于他人。
    故而不止龙虎山天师府,其他传承,也不见仙诀流传。
    如果说在人间的修行都始终仍在师父领进门的范畴内,那再往后便是真正的修行在个人。
    甚至,同为道家传承的符箓、丹鼎、炼器道统的界限,亦在渐渐模糊,相通处越来越多。
    大道至简至真。
    越是向上,越是如此。
    “说是归真归一,但越向上,反而越感觉学无止境。”雷俊笑道。
    王归元:“登仙之后,如果人间尚未合流,师弟有类似大师姐那般考虑么?”
    雷俊:“相对而言,我这边更接近唐皇陛下的构思。”
    …………………………
    雷俊师兄弟二人在娑婆静修的同时。
    大明人间中。
    菩提寺广书方丈力抗平复白莲之乱的最前线,临时进京。
    虽然大明朝廷方面仍然大兵压境,但受此影响,大明白莲宗方面轻松许多。
    大明白莲圣主虽然不得分身,但大明未来弥勒天树和尚,临时悄然潜往他地。
    晚些时候,他再次同来自幽垠的冯文肃会面。
    这趟,转由大明未来弥勒天树和尚,将一只儒家经纬盒,交给冯文肃。
    “施主要的东西。”天树和尚仍然面相愁苦,神情凝重:“先前的因果,你我了断了。”
    “大师客气了,在下感激不尽,晚些时候自有厚报。”冯文肃言道。
    他接过经纬盒打开,内里收藏有古卷书籍,从中流露出浓厚的文华浩然气。
    除了《凤鸣集》的名字外,内里还有详细落款:
    和轩山人。
    “果然是和轩山人的墨宝。”冯文肃连连点头。
    大明未来弥勒天树和尚双掌合十一礼后便即转身离开:“既如此,贫僧告辞了。”
    冯文肃目送对方离去,同时珍而重之将那卷《凤鸣集》收好。
    与之摆在一起的,还有一支看上去已经微秃,颇为老旧的墨笔。
    “到这一步,可能仍不够……”冯文肃神情也肃穆起来。
    那支墨笔,是他出幽垠前,幽帝御赐。
    和这卷《凤鸣集》,出自同一人手笔。
    汉末时知名儒圣,和轩山人,江凤歌。
    在当初那个时代,他另一个名字更为人所知。
    叶凤歌。
    其本姓江,后入赘青州叶族。
    东西两叶分家之前,曾掌握九天十地之一的连山,但随着两叶分家,连山亦失落。
    不论青州叶族还是晋州叶族,皆花费无数人力、物力寻找连山多年。
    谁曾想,最后得手者,却是他家一个赘婿。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连山内当前情况如何,无人知晓。
    “唯有依陛下指点,尽力一试了。”冯文肃身影消失在天地间。
    …………………………
    与此同时,五代十国人间中的南吴。
    南吴当代国主唐珙,正交代自己的儿子唐崇业:
    “只得你一人前往,消息绝不容走漏!”
    南吴世子唐崇业神情严肃:“是,父王。”
    他悄然独行,通过密道,穿越门户来到一方属于南吴王室私有,极为隐秘的小型洞天福地内。
    在那里,赫然有一位中年僧人正在警醒等候。
    从前,南吴崇佛,娑婆门户更在南吴疆域内,五代十国小西天亦位于这里,南吴各地僧人往来络绎不绝。
    但到了道门执掌娑婆的现如今,南吴世子再密会僧侣,便显得颇不寻常。
    尤其,在这里等唐崇业的中年僧人,法号渡明。
    从前的南吴小西天方丈。
    雷音寺一脉仅次于普光尊者的顶尖高僧之一。
    “方丈大师。”南吴世子唐崇业向对方行礼。
    双方之间,也不算陌生。
    不论南吴国主唐珙还是南吴世子唐崇业,虽然都是武者,但从前经常前往南吴小西天朝拜供香。
    “世子殿下还请免礼。”渡明大师神态平和,宝相庄严,一如往常,口中则淡定说道:“南吴小西天已成昨日泡影,贫僧如今回归雷音寺,是雷音寺内最普通不过的出家人。”
    唐崇业轻声道:“虽只寥寥三两年不曾听大师说法,但我父子只觉沉入黑暗半生,日日夜夜,恳求尊者和大师指点迷津。”
    渡明大师:“吴王和世子殿下心向我佛,贫僧正是为此而来。”
    话虽如此说,但渡明大师再清楚不过,唐珙、唐崇业父子心中有佛,最大原因是道门心中没他们父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