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出征西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次出征的西域,由袁耀亲自挂帅,统率马军三万,步兵七万。
    以诸葛亮、庞统为军师,周瑜为副帅。
    吕布、赵云、童飞、关羽、黄忠、黄叙、马超、张飞、典魁、太史慈为随军大将。
    大军一路向西,进入西凉,由西凉之地往西域行进。
    西凉之地,原本是乾人与羌人混居,羌人亦在此地有很强的势力。
    他们经常与大乾百姓产生冲突,甚至经常会发生劫掠之事。
    可随着西羌被袁耀灭掉之后,西凉之地就只剩下大乾百姓活跃了。
    即便有着少数羌人残存,也兴不起任何风浪,被袁耀强行并入大乾,让他们为大乾百姓耕种劳作。
    用不了多久,这些残存的羌人就会彻底被大乾同化。
    袁耀大军进入西凉后,西凉刺史陈到连忙前来拜见。
    袁耀笑着对陈到问道:
    “叔至,在西凉可还习惯?”
    陈到对袁耀抱拳道:
    “主公剑锋所指,臣便一往无前。
    只要主公有命,不论臣在何地,都甘之如饴。
    能为主公镇守西凉,乃臣之幸也!”
    陈到是最早跟随袁耀的老臣,为袁耀立下赫赫战功,更为大乾训练出白毦精兵这等威震天下的精锐。
    他对袁耀的忠诚,自然毋庸置疑。
    袁耀拍了拍陈到的肩膀道:
    “正因为叔至对孤绝对忠诚,孤才把叔至放在西凉。
    虽然草原上的异族被孤灭了,可西域诸国还在。
    时间久了,难免会有异族犯境。
    只有把叔至放在此地,孤才放心啊。”
    陈到对袁耀道:
    “说到西域异族,臣还真有事要向主公禀报。
    自羌人覆灭之后,距离羌地最近的鄯善国活跃了起来。
    他们与月氏人一通瓜分了羌人的地盘,到此处放牧。
    时间久了,还派骑兵到我大乾边境来巡视。
    最后还是臣亲自率军,将鄯善人驱赶,他们这才缩了回去。
    不过依臣之见,这鄯善人对西凉的觊觎之心,并不会因此而熄灭。
    若是被他们抓住机会,肯有可能入寇我大乾。”
    袁耀闻言冷笑道:
    “原来如此,孤还未主动去攻打西域,他们倒敢先对我大乾挑衅!
    也好,孤正愁没理由征讨他们,这回可以师出有名了。
    孤率大军出征,叔至守好西凉便可。”
    陈到对袁耀拜道:
    “主公放心,臣定竭尽所能,为主公守好西凉。
    只要主公有命,臣随时会出兵接应。”
    翌日,袁耀便率军继续向西域前进,终于行至玉门关附近。
    此雄关由汉武帝所建,以此关隘连接大汉与西域之地,是大汉与西域的门户。
    过了玉门关,大军便正式踏足西域之地了。
    玉门关附近的景色极为雄浑大气,周围风沙漫天,天外云卷云舒。
    副帅周瑜对袁耀禀报道:
    “主公,这玉门关乃是吾华夏之屏障。
    即便是汉室将亡,天下大乱之时,也未将此关拱手让与异族。
    如今驻守关隘的,更是我大乾精锐之师,护我大乾百姓安宁!”
    袁耀点点头,对周瑜道:
    “公瑾啊,大军原地驻扎。
    孤要登城,探望守关将士。”
    “唯!”
    得袁耀之命,大乾十万精兵立于玉门关下。
    守关的士卒皆显出惊奇之色,不知晓大军为何在此处屯驻。
    传闻太子殿下率十万大军出征,扬我大乾国威。
    他们这座小小的玉门关,值得殿下停留吗?
    玉门关守将低声喝道:
    “莫要因城下大军而乱了方寸,都拿出精气神来!
    不论多少大军至此,吾等皆为大乾屏障!”
    听守将这么一说,将士们顿时挺直了腰杆。
    大将童飞策马来到玉门关下,对玉门关上守军道:
    “太子殿下前来犒劳守关将士,速速打开城门!”
    听闻童飞此言,玉门关上的将士们震惊不已。
    “太子殿下…要来犒劳我们?”
    “吾从未听说太子殿下要来劳军啊!”
    “太子殿下都到了,应该是真的…”
    “真没想到,我此生还能有缘得见太子殿下!”
    守将按捺住心中激动,对将士们说道:
    “都肃静!
    速速打开城门,迎太子殿下入城!”
    玉门关城门开启,袁耀在诸将的护卫下踏入关内。
    说是犒劳将士,袁耀自然带了不少粮草物资,分发给玉门关内的将士们。
    这些将士们拿到物资,一个个喜笑颜开。
    长风猎猎,守关将士们在风中站得笔直。
    袁耀对守将问道:
    “你们每日都是如此吗?”
    守将应道:
    “吾等恪尽职守,不敢有丝毫懈怠。
    只为护我大乾!
    即便是拼了性命,也要守好此关。
    守住了这座玉门关,便守住了大乾万千百姓的安宁!”
    守将之言,袁耀听来都觉得十分感动。
    “你叫什么名字?”
    “启禀太子殿下,末将李雄。”
    李雄,这个名字袁耀在前世从未听过,应该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可就是这等无法在史书之中留下名字的寻常将领,愿意用生命来守护大乾。
    还有他麾下的将士们,也同样如此。
    袁耀感慨道:
    “玉门关不是守护百姓的长城,你们才是。”
    诸葛亮、庞统与乾军诸将站在袁耀身边,对袁耀此言颇为认同。
    诸葛亮突然感觉自己之前一直执着于隐龙的目标,想要辅佐刘备兴复汉室,其实是自己错了。
    隐龙的目标,不应该是辅佐一家一姓,而是当以天下苍生为念。
    当天下危亡之际,辅佐明主力挽狂澜,终结战乱,讨灭异族,守护百姓安宁…
    这才是隐龙应该做的事情。
    想到此处,诸葛亮不禁转头看了看庞统。
    他一直认为自己的谋略和才华要比庞统更强,不论跟庞统比什么,最后赢的人都是自己。
    直到现在诸葛亮才发现,其实自己在一开始就输了。
    庞统所走的路,才是真正正确的路。
    当年庞统刚刚投效袁耀的时候,曾与诸葛亮有书信往来,称袁耀才是真正的光武传人,当世明主。
    隐龙的使命,当是辅佐袁耀才对。
    诸葛亮那时对庞统的选择嗤之以鼻,如今回想起来,那时庞统已经做出正确的选择。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