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声东击西,釜底抽薪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备对众臣道:
    “巴郡、汉中、武都皆不容有失。
    若是被敌军攻破,则我大汉危矣。
    朕决定以云长为帅,统领大军十万守巴郡。
    以翼德为都督,率精兵十万守汉中。
    朕自统大军十万,迎战袁耀!”
    刘备这样安排,麾下的文臣武将都没有异议。
    除了关羽、张飞之外,蜀汉也没有能够单独挂帅的大将了。
    张飞当即就刘备拜道:
    “张飞得令!
    必为陛下守好汉中!”
    关羽亦对刘备施礼,拜道:
    “某必不负陛下所托。”
    在诸葛亮的调拨下,蜀汉大军也立刻行动起来,到各自的防线抵御乾军进攻。
    荆州,南郡大营。
    一直镇守荆襄的兵马大都督陆逊,此时正在交接自己统御的兵马。
    而他交割大军之人,非是旁人,竟然是他陆氏旁系子弟,陆明!
    这陆明可谓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此人颇有几分小聪明,在大乾第一次科举时考中了秀才,可惜并未中举。
    不过即便是秀才的身份,也值得家族重视了。
    吴郡陆氏子弟颇多,可不论直系还是旁系,能考上秀才的都不到十人。
    陆明引起了陆逊的重视,陆逊亲自指导陆明的学业。
    到了第二年科举,陆明中了举人,却没考中进士。
    那时陆逊觉得陆明向上的道路也就止步于此了。
    大乾人才如过江之鲫,陆明虽然聪慧,却有更多比他聪慧之人。
    止步举人,在自己的照拂下当一个小吏,就是陆明的最终归宿。
    出乎陆逊意料的是,陆明考上举人之后,并没有去当官吏。
    反而是投笔从戎,从军去了。
    而且还是加入了大乾精锐白马义从,随着张辽将军北征乌桓。
    这几乎是拿命在搏富贵!
    像陆明这样的世家子弟,战死沙场太正常了。
    可陆明非但没有死,还在战场上立下大功,因功成为大乾荡寇将军。
    成为荡寇将军之后,又跟随太子袁耀东征西讨,屡立战功,深得殿下信任。
    就这么一路平步青云,现在竟然坐到了大乾征西将军的位置!
    陆逊原本以为主公会命自己统帅一军,参加蜀汉的灭国之战。
    就算不命自己为帅,也会派一位有资历的大将当统帅。
    他怎么都想不到,接替自己的人,会是陆明。
    论功劳和资历,随陆明一同前来的杰侯孙权和瑞侯吕蒙,也比陆明更有资格当主帅。
    更不用说黄忠、太史慈等大将,哪个都比陆明资历强得多。
    当然了,这些想法陆逊不会说出来。
    主公这样做,一定有主公的用意。
    陆逊将虎符交给陆明,郑重道:
    “元达,希望你能不负主公之托,率将士们取得胜利。”
    陆明接过虎符,认真点头道:
    “吾必竭尽所能,为主公击破贼军!”
    在虎符交接的一刹那,陆逊竟有些羡慕陆明。
    他镇守荆襄多年,抵挡蜀贼来犯。
    如果是自己率军杀入蜀地,那该有多好...
    不过陆逊不会质疑主公的任何决定,他马上就要与主公会合,以军师的身份为主公出谋划策,征讨蜀汉。
     与荆州、巴郡战线相比,主公那一路更加重要,也会受到蜀汉最为激烈的反击。
    周瑜率大军进入汉中,陆明挂帅进军巴郡。
    袁耀亦自领大军,杀入武都。
    武都,袁耀大营。
    袁耀与麾下文武商议破敌事宜,对众人道:
    “此战刘备亦做了充足的准备,打算与我军殊死一搏。
    现在刘备大军已然进入武都,屯兵辨下。
    这次出战,刘备麾下不仅有十万精兵,还有数万敢死军。
    除此之外,刘备还与氐人大首领,豪帅杨腾结盟,共同抵御我军。
    杨腾麾下兵强马壮,不可不防。
    诸位以为,我军当如何破敌?”
    军师李儒一笑,开口道:
    “杨腾与氐人,乃刘备爪牙也。
    虽然他们一齐出手,主公也不惧。
    可若能断敌爪牙,我军会胜得更加轻松。
    主公可施声东击西、釜底抽薪二策。
    表面与刘备接战,实际上派兵攻打氐人族地。
    氐人被我军屠戮,杨腾必然心急,要回军救援。”
    “到时候我军于沿途设伏,则可尽灭杨腾回援之军。
    杨腾灭,则断刘备一臂也!
    失去氐人臂助,再想破刘备,不就容易多了吗?”
    谋臣诸葛瑾说道:
    “文优先生谋划之策,实乃妙策。
    不过这其中还有一点不妥之处。
    现在杨腾与刘备已经合兵一处,并一刘备为主。
    如果杨腾想要救援族人,刘备不允...又当如何?”
    “不允?
    那就更妙了!”
    李儒笑道:
    “氐人与刘备合作,并非是真心臣服刘备,实乃利益相合。
    若是连老巢都没了,杨腾必与刘备离心离德。
    到时候只需略施小计,甚至能让杨腾与刘备相互攻伐,敌军不战自溃也!”
    诸葛瑾恍然大悟,对李儒一拜,说道:
    “军师算无遗策,瑾佩服。”
    诸葛瑾拜过李儒之后,心中忍不住对二弟诸葛亮担忧起来。
    他就想不通了,二弟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投效自家主公,早就成为主公的心腹重臣了。
    二弟的地位,未必会弱于李儒。
    可二弟非要死保刘备那个织席贩履之徒,这对他们诸葛氏,又有什么好处呢?
    现在两军对战,刘备必败。
    自己想要保住二弟的命,都未必能够做到啊。
    诸葛瑾暗下决心,等到刘备全军覆没的时候,如果二弟还活着,自己就算豁出去这张老脸,也要求主公留二弟一命。
    哪怕主公惩罚二弟,把他搞残了,让他只能坐轮椅也行。
    只要留下一条命,就比什么都重要,也算自己这个当兄长的对得起他了。
    商议妥当之后,众文武散帐而去。
    唯有李儒留在原地,对袁耀道:
    “主公,果然不出您所料。
    那刘备还真派关羽前往巴郡,抵挡我军来自荆州的压力。”
    袁耀对李儒笑道:
    “刘备麾下可用之将,唯关张耳。
    就算有在谋略和统兵上胜过关张的猛将,刘备也不敢托付兵权。
    尤其是我大乾大军压境,蜀汉危在旦夕的时候,刘备会变得更加敏感多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