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拜访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袁熙和甄宓说了几句,随手拿起桌案上的竹简翻开,发现这是袁叡的日常功课,他看了几行道:“叡儿的字,越发见长,已经快比我写的好了。”</P>
    甄宓微笑道:“邺城的时候,妾拜托蔡夫人教他写字,名师出高徒,自会如此。”</P>
    “而且近来他最见长的,是跟着诸葛丞相学习政事国略,在这点上,诸葛丞相不比蔡夫人在书法上的造诣差呢。”</P>
    袁熙点头道:“这是自然,要是跟着丞相都学不好,跟着其他人更不行了。”</P>
    “我准备再让他学一年,明年就让他负责部分邺城的事务。”</P>
    “曹操培养曹昂曹丕,也差不多是这个岁数,若他能担当起来,我也能安心去北地对付鲜卑。”</P>
    甄宓曾经见袁熙和诸葛亮说起过对付鲜卑的军略,不禁心一紧,因为在这个计划里面,袁熙至少在幽州待数年时间。</P>
    这段时间里,她要陪着袁叡坐镇邺城,再度变成孤零零一个人了。</P>
    她张了张口,最后却是化成一声轻叹,“妾守好后方,等夫君得胜归来。”</P>
    袁熙拉起她的手,“我知道这些年你过的很不容易。”</P>
    “我这么做,还是想让子孙后代,天下百姓,能多过几年安生日子,相比数千万的百姓,我个人的几年时光,实在是微不足道。”</P>
    甄宓曾听袁熙不止一次说过北地胡人的恐怖,她轻声道:“关外胡人,真的那么可怕”</P>
    袁熙点头道:“很可怕。”</P>
    “可怕到数次我做噩梦,都会梦见数百万胡人入关,将汉地中原的平民百姓屠戮一空,山河破碎,逼得百姓流离逃亡,其惨状远胜这几十年来战乱灾祸的总和。”</P>
    “所以我一定要守在北地,即使叡儿代替了我的位置,我也还是要回蓟城的。”</P>
    “丢了北地,丢了中原的王朝社稷,一切将不再有意义,只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割据势力罢了。”</P>
    “完整的华夏,才是汉人的天下,版图只有往外扩张,断无交出去的道理。”</P>
    甄宓应道:“大王的话,妾会一字不落的告诉叡儿。”</P>
    袁熙叹道:“这些年真是辛苦你了,对了,前汉天子过几天到来,我和其见面后,要去江东一趟。”</P>
    “糜国那边随着糜芳兼并倭奴部落,人口日益增多,矿石开采量已经上来了,对于这边的生丝铁器需求也日益见长。”</P>
    “但两边一直是单线贸易,随着沿海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糜国那边也消化不了晋国大量的商品,也是该开辟新的贸易线路的时候了。”</P>
    他随手摊开地图,在会稽郡的南面画了一个圈,“南洋涨海有群岛,虽然落后,但有些香料和作物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我一直很想得到的橡胶。”</P>
    “偏偏橡胶树只能在最南端种植,所以派人出海开拓海港,就成了当务之急。”</P>
    他指着一块形状模糊的海外大岛,“以前这地方叫瀛洲,后来叫东鳀,现在沿海渔民称之为夷洲。”</P>
    “这是去南洋涨海的好跳板,我准备仿效开拓倭奴国的做法,先派人在上面建立港口,然后慢慢派人过去居住。”</P>
    “为此我准备在会稽郡选一大港,作为海上航线的中转,位置只有我自己清楚,所以我要亲自去一趟。”</P>
    “夷洲蛮荒,将来我会让个子嗣去坐镇,希望百年之内,将其变成华夏的海外良地。”</P>
    甄宓抿了抿嘴,“连夫君都说蛮荒了,可见其形状之恶劣。”</P>
    “做夫君的子嗣,不知道幸还是不幸啊。”</P>
    袁熙笑道:“他们包括叡儿就知足吧,起码有口饭吃。”</P>
    “而且他们将来长大的时候,八成已经天下平定,不必如我现在这时代需要赌命相博,你看和我同龄的袁氏子嗣,有几个活下来的”</P>
    甄宓深有同感,“是啊,那几年太可怕了,要不是夫君力挽狂澜,袁氏怕是早已经亡了。”</P>
    “曹氏做了那么多对不起袁氏的事情,夫君却还能宽以待之呢。”</P>
    袁熙叹道:“争夺天下,很多时候都是不得已而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