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刚正不阿,腾虎受挫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842章刚正不阿,腾虎受挫(第1/2页)
    然而,愤怒之后,是更深沉的无奈与谨慎,妻子月氏王的提醒言犹在耳。
    这些将领,或是功臣之后,或在朝中有奥援,且此事牵扯甚广,若没有铁证如山便贸然发难,极易被反咬一口,扣上一个“排除异己”、“动摇军心”的罪名。
    他韩信功高盖世,却也正因为如此,更需如履薄冰。
    他只能按下雷霆之怒,命令斥候继续秘密监视,收集更多证据,尤其是这些将领之间往来通信、以及与长安方面可能存在的勾连。
    他要弄清楚,这究竟是个别将领的贪婪,还是一张潜藏更深的网络。
    只不过,军中并非所有人都如韩信这般能隐忍。
    腾虎,这位曾担任过皇帝刘盈剑术老师的猛将,性情刚烈如火,最是看不惯蝇营狗苟之事。
    他如今在韩信麾下担任一部校尉,职责便是巡查军纪,督导训练。
    在一次例行巡查中,腾虎恰好路过一部由一位姓王的年轻都尉,其父乃开国侯爵,这厮负责的“军屯”区域。
    时值午后,本该是操练时间,他却看到数十名穿着杂色衣服、明显不是军籍的壮丁在田里劳作,而本该在此监督的几名军官,却躲在田边的凉棚下饮酒作乐,呼喝之声远扬。
    腾虎本就对近来军中弥漫的“重田轻训”之风不满,见此情景,更是怒火中烧。他大步上前,厉声质问:“尔等身为军官,不去督导士卒操练,在此饮酒作乐,役使私奴,侵占军屯之功,该当何罪?”
    那王都尉仗着家世,又见腾虎虽是老将,但职位并不比他高多少,借着酒意,非但不惧,反而嬉皮笑脸道:“腾校尉,何必如此认真?兄弟们辛苦,在此督促屯田,也是为了大军粮秣嘛!这些……都是本将军府上帮闲,过来搭把手而已。”
    “放屁!”
    腾虎勃然大怒,指着那些战战兢兢的私奴,“督促屯田?我且问你,他们可有军籍?所产粮秣,可曾有一粒入库充作军需?分明是尔等假公济私,玷污军中!”
    王都尉被戳到痛处,脸色涨红,反唇相讥:“腾虎!你不过一介莽夫,仗着教过陛下几天剑术,便在此指手画脚!我等行事,自有道理,何须向你交代?”
    “道理?老子今天就教教你什么叫道理!”
    腾虎性如烈火,哪里受得了这等挤兑,当即挥起醋钵大的拳头,朝着王都尉及其几个亲信军官砸了过去!
    他勇力过人,盛怒之下更是势不可挡,三拳两脚便将几人打翻在地,鼻青脸肿,哀嚎不止。
    此事瞬间在军中传开。那王都尉等人恶人先告状,裹着伤,哭嚎着跑到韩信帅帐,颠倒黑白,只说腾虎无故殴打同僚,破坏屯田,藐视上官。
    韩信心中明镜一般,知道腾虎所言多半属实。
    但苦于没有当场抓住他们私吞军粮、役使私奴的确凿账目证据,而殴打上官却是众目睽睽之下的事实。为了维持军纪表面上的公正,也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不得不忍痛下令:
    “校尉腾虎,性情暴戾,无故殴伤同僚,违反军纪!重责二十军棍,以儆效尤!”
    行刑之时,军棍落在腾虎背上,砰砰作响。这位铁打的汉子,牙关紧咬,额头青筋暴起,硬是一声未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42章刚正不阿,腾虎受挫(第2/2页)
    他心中充满了冤屈与愤懑,不是为了这皮肉之苦,而是为了这黑白颠倒,为了这群蛀虫玷污了他心中神圣的军营!
    ——
    腾虎被责罚的消息,通过绣衣使者的密报,很快传到了刘盈的耳中。
    刘盈对这位曾经的剑术老师颇为了解,知其性情刚直,绝非无事生非之辈。此事定然另有隐情。
    他并未立刻发作,而是先下了一道温情的旨意,以腾虎年岁渐长、北疆苦寒不利于养伤为由,将其召回长安“荣养”,并赐下宅邸和丰厚赏赐,以示不忘旧情。
    腾虎回到长安,心中憋闷,面对前来探望、看似只是闲话家常的皇帝,他支支吾吾,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
    “陛下……末将……唉!”
    腾虎重重叹了口气,“末将就是觉得,那帮小子不对劲!他们那军屯,看着光鲜,里面干活的全是他们的家奴私兵!末将看不惯,说了几句,他们就……他们就反咬一口!”
    他挥舞着拳头,却又颓然放下:“可末将拿不出他们贪墨的账本证据……大将军……大将军也是依法办事……”
    刘盈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手指轻轻敲击着御座扶手。
    他想起之前那几位将领屡次拒绝墨家、农家子弟前去指导军屯的蹊跷举动,再结合腾虎这模糊却笃定的指控,心中已然明了七八分。
    “腾师傅,你的性子,朕还不知道吗?”
    刘盈微微一笑,安抚道,“此事,朕心中有数了。你且在长安好生将养,军中之事,暂且放下。”
    他目光投向殿外,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那遥远的北疆军营,语气带着一丝玩味:“看来,是朕这些年太过专注于内政,让有些人觉得……天高皇帝远,可以肆意妄为了。觉得躲在军队这块盾牌后面,朕就奈何不得他们了?”
    腾虎看着皇帝那平静中透着冷意的眼神,心中莫名一定。
    他知道,陛下既然说了“心中有数”,那此事就绝不会轻易了结。
    “末将遵旨!”
    腾虎躬身领命,安心在长安住下养伤。
    处理完腾虎之事,刘盈并未立刻对北疆军屯案采取进一步行动。
    他深知,对付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尤其是牵扯到军队,必须谋定而后动,要么不动,要么就要连根拔起,不留后患。
    他的目光转向了帝国的其他方面。农业改革初见成效,但货币体系仍需完善。
    如今市面上主要流通铜钱,但大宗交易极为不便,且铜价波动容易影响经济。
    “是时候了。”
    刘盈对陈平等人说道,“倭国石见银山的开采已步入正轨,白银储量丰富。传朕旨意,命倭国郡守,将历年积存之白银,分批运回长安。朕欲设‘银作局’,铸造银币,与铜钱并行流通,定下比值,以方便商贾,稳定物价。”
    陈平领命,又问道:“陛下,银币形制、重量、成色,当如何定夺?”
    刘盈早已胸有成竹:“形制仿五铢钱,外圆内方,上铸‘大汉通宝’四字,背面标注重量‘壹两’或‘半两’。成色必须统一,严禁私铸,违者重处!具体章程,由你与少府商议拟定。”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