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介绍有关市舶司的差事,吕通是在中午接到了谕旨,给他的准备时间不到一个时辰。</P>
在这短短时间内,司礼监六名随堂太监,外加十三名内书堂宦官,调阅了各处市舶司大量资料,半个时辰内就准备好了汇报“资料”。</P>
经几名随堂太监反复斟酌,后又呈两位秉笔太监删改,最终才呈送吕通手上。</P>
所以,吕通刚才介绍的内容,绝对是大明有关市舶司最全面,最真实,最细致的情况。</P>
对此皇帝心里明白,于是笑着说道:“起来吧,你就别在这儿谦虚了!”</P>
“是!”</P>
吕通很自觉退到一旁,而后便听皇帝说道:“老六……”</P>
“儿子在!”朱景渊听言出班,来到了皇帝面前。</P>
“市舶司的情况,刚才你都听到了?”</P>
“儿子听了,有些粗略了解!”朱景渊极谨慎道。</P>
“老十三的门人,随便去海上跑了两趟,就赚了几万两银子回来,可见海贸利润之丰……”</P>
海贸能挣钱,这件事其实不算什么秘密,至少朱景渊对此很清楚。</P>
但他没想到能有这么高的利润,所以此时他也心动了。</P>
他睿王府,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他几乎每天都在为银子犯愁,早早就享受到了皇帝的“待遇”。</P>
简单讲了海贸的一些事,接着朱咸铭又让朱景洪来讲,后者只能把上午说的情况,原原本本的再讲一遍。</P>
待朱景洪说完后,朱咸铭方看向朱景渊,而后说道:“市舶司的两件差事,如今都做得不太好,朕打算派遣得力之人,总理各市舶司,替朝廷多挣些银两回来!”</P>
“老六……你在集贤馆修书的事,暂且可以放一放,朕打算让你署理此事!”</P>
几个市舶司,交给自己来掌管……</P>
听到这一消息,朱景渊差点儿以为自己听错了,随后他的心就被喜悦所包裹。</P>
几个市舶司抓着大量的银子,只要稍微手里面松一点儿,那就是大把的利润啊……</P>
朱景渊此时的想法,非常符合他的性格,以及当下的人品性。</P>
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又说一文钱难道英雄好汉,可见银子对世人有多大吸引力。</P>
皇帝不知自己儿子在想什么,所以此刻仍在进行详细安排。</P>
虽然他说得很多,但主要内容却没有变,关于海贸的事将由朱景渊主导。</P>
这件事由多重要,朱景渊心里非常明白,所以他知道银子可以捞,但差事也必须变得漂亮。</P>
最起码,在自己接手之后,每年给老爹上交的银子得更多。</P>
听了皇帝的这番安排,朱景洪心里算是五味杂陈,明明是自己主导的事,如今却要被别人“摘桃子”了。</P>
“年后,你也不必待在京里,自己去应天府做事吧!”</P>
“是!”朱景渊恭敬答话。</P>
如今总算有了实务在手,且出了京城无人约束,他就可以更大胆发展势力。</P>
所以这件事,对朱景渊来说可谓双喜临门,好在他尽力憋住了笑。</P>
“老十三!”</P>
“儿臣在!”</P>
“金陵水师要扩军,新的造船厂也已准备好了,年后你跟老六一起去金陵!”</P>
把老六安排到金陵,还把自己也弄过去,老头子到底是何盘算?</P>
相比于整训金陵水师,朱景洪更在意西北战局,所以他根本不想去金陵。</P>
但建设水师乃是他在力推,如果这个时候拒绝前往,不免显得必有用心。</P>
所以朱景洪当即答道:“儿子领旨!”</P>
朱景渊也不傻,听到老头子的这番安排,也察觉到了情况不太对。</P>
这明显是让老十三来制衡我……朱景渊做出了第一个判断。</P>
他的判断确实没错,皇帝确实是让他俩相互制衡,且借助他俩的本事把差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