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其实不需要白守中报名,朱景渊就已听出了他的声音,毕竟此人已属他麾下老臣,今为集贤馆两位坐堂学士之一。</P>
“姐妹们闲暇时,以此打发时间,所以学了一些!”</P>
朱景洪暂不去金陵,本还让朱景渊欣喜无比,暗道此去便无人掣肘,哪知老头子又玩了这一手。</P>
白守中已三十多岁,如今已是正四品职衔,深受朱景渊的信任和倚重。</P>
“谁?”</P>
因此前皇帝是单独召见林如海,所以此项任命的内容并未传开,以至于眼下便很让朝臣们惊讶。</P>
“林如海娶公府千金,当年很受仕林不耻,引得同期庶吉士疏远,更有言官弹劾其品行不端!”</P>
那都是十六七年前的事,当时朱景渊都还是孩子,对这些事当然不知道。</P>
如果这些事真的发生,林如海也就失了清名,按理说翰林院就没法待了,但朱景渊却知其待了四年,这就显得非常之反常。</P>
朱景渊很沉得住气,此时愣是一句话没问,于是白守中接着说道:“当时臣在户部观政,朝中物议汹然声势颇大,林如海为保最后的脸面,本打算主动退出翰林院!</P>
“然则厉太子对其颇为欣赏,力排众议压制了非议,林如海遂得以保全,留翰林院任编修竟有四年!”</P>
朱景渊听得出来,对林如海这等天之骄子,白守中直到现在还感到嫉妒。</P>
而此时朱景渊也醒悟过来,明白了白守中想使何种手段,于是他脸上露出了笑容。</P>
“如此说来,林如海算是深受厉太子的大恩了!”朱景渊端起茶杯说道。</P>
白守中答道:“当年此事发生之时,陛下正在安南平乱,此事后过了一年才返回京中,然后便被厉太子陷害而遭贬斥,想来不会知道林如海的这些事!”</P>
皇帝固然消息很灵通,但因为太过于灵通的缘故,也导致其将面临海量信息,不得已只能选择性的了解。</P>
当年回京被解职而遭软禁,一个小小翰林院编修的家事,朱咸铭当然不会有心思去了解。</P>
后来林如海得到重用已是正统二年,那时他在内阁任中书学士。</P>
虽然大致明白了白守中想法,但朱景渊还是问道:“所以,你有什么想法?”</P>
“林如海与厉太子勾结,当年阴谋陷害陛下之事,或许便有他参与其中!”</P>
“所以呢?”</P>
“臣以为,可用此事要挟于他,无须令他偏向于咱们,只消他中立即可!”</P>
相比于利用此事搞臭林如海,用来威胁他无疑是更好的选择。</P>
毕竟把厉太子的事重新挑出来,皇帝心里也会非常膈应,属于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P>
只需要他选择中立,亦或者出工不出力就行,朱景渊看来还是很有可能成功。</P>
“只是……该派何人去与他道明利害?”</P>
“殿下,臣愿往!”</P>
朱景渊笑容更甚,当即说道:“有卿相助,孤之幸也!”</P>
“殿下提携之恩,臣永世难忘,今能为殿下效劳,臣荣幸之至!”白守中义正言辞道。</P>
他这句话重在“提携”二字,朱景渊当然是听得明白,于是他便说道:“我若没记错的话,前些日子浙江布政使安进先致仕,如今吏部正在栓选继任官员!”</P>
“卿之大才留任集贤馆,实在是太屈才了,或可谋求外放浙江!”</P>
浙江布政使从三品,对于白守中来说已属高升,对此他当然是愿意之至。</P>
且不说额浙江是个肥缺,仅布政使之封疆重任,便足以让白守中向往。</P>
他一个三甲普通进士,正常来说走不到布政使的位置,所以朱景渊的提议让他心潮澎湃,对未来有了更强的奋斗动力。</P>
他现在还不满四十,未来十几二十年大有可为,而若捧得朱景渊坐了龙椅,入阁拜相也不是没可能的事。</P>
虽说有非翰林不入阁的规矩,但大明的规矩都是皇帝定的,他要谁入阁谁又能反对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