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近三十岁时,才下了少林,他浪迹各地,潜修武学,后来又采取玄门功法之长,另辟蹊径,然后定居武当,在离开少林将近五十年之后,这才开宗辽,创立了武当一派。</br></br>据说张三丰身高八尺、头大如斗,不修边幅,放浪形骸,所以当时有张疯子的称号。</br></br>不过由于他武功高强,心法融汇佛、道两门之长,理论根据极为扎实,再加上帮助朱元璋抗元,累聚不少力量,以致大明帝国一成立,张三丰的声望便扶摇直上,急追少林一派。</br></br>尤其是燕王夺位时,得到武当弟子的帮助更大,所以明成祖就位之后,便曾多次拨下钜款,替武当派修建宫殿,以致使武当的声望一度盖过了少林,成为武林第一派。</br></br>唐门以暗器功夫传世,纵然实力不小,可是究竟是身处西陲,比起中原的各大门派来就低了不止一筹,更遑论辽百年以上的武当派了。</br></br>笔此当唐麟一提起有人使出武当派的上乘轻功“凌波渡虚”在太湖踏浪而行,不禁让所有听到的人都吃了一惊。</br></br>他们没人敢想像,竟然有人敢凭著轻功在太湖里踏波而行,这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尤其是齐玉龙,他在太湖里长大,深知太湖水性,更不相信有人能不凭舟楫可以在湖中施展轻功而行。</br></br>因为太湖的总面积达到两干四百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诚如唐伯虎的那首“烟波钓叟歌”中之言:“太湖三万六千顷,渺渺茫茫浸天影”,太湖似乎是无边无际的,又不是神仙,何人能踏波泛行太湖?</br></br>唐麒叱道:“胡说,哪有这种事?”</br></br>他这句话刚一说完,马上看到金玄白浮身水面,踏波而来,远望过去,一袭黑色衣衫,衣袂飘飞,如同水上飞仙。</br></br>顿时,他如遇雷殛,全身一僵、目瞪口呆,惊骇万分的呆住了。</br></br>齐玉龙的目力比起唐氏兄弟来要差上甚多,他极目望去,都没看到湖面上有什么东西,讶异地间道:“唐麟兄,哪里有什么人?你莫非眼花了?”</br></br>唐麟上前一步,伸手指著湖天深处,结结巴巴地道:“玉龙兄,你、你没看到吗?那…里,就在那里呀!”</br></br>齐玉龙凝目望去,纵然藉著数十枝火炬的光亮,仍然看不到湖面上有什么人。</br></br>他侧首笑道:“唐鳞兄,我没看到什么东西,是不是你弄错了?”</br></br>唐鳞道:“我…”</br></br>唐麒抢著道:“玉龙兄,我二弟没有弄错,是有人施展武当的凌波渡虚轻功…”</br></br>“真有这种事吗?”齐玉龙不解地道:“苏州怎会来了这么多的绝顶高手?”</br></br>他在说这话时,脑海之中突然浮现起那天晚上离开天香楼的秘室,乘车返回太湖水寨之际,距离渡船口不远处,所遇到的那个绝世高人。</br></br>当时,有十几个黑衣蒙面人猝然出现,施出凌厉的刀法攻击,四名护车的湖勇已经身受多处刀伤,而齐玉龙本人也危在旦夕,眼看就要死于蒙面人的利刀之下,却有一个身穿一袭蓝衫,披散一头黑发的年轻人挺身而出。一那个年轻人凭著手中一根树枝,便重创了数名黑衣人,而最令齐玉龙印象深刻的是他看到了树枝砍断钢刀,且能穿透刀刀的怪异现象。</br></br>那种奇诡的情景使得齐玉龙如同陷入一个诡谲的梦魇里,心中的感受难以言喻,似是灵魂都已受到震慑。</br></br>所以当时那个年轻人虽然叫他留在渡船口等候,齐玉龙却禁不住心中的惊骇和畏惧,而赶紧乘车上了大船,马上赶回太湖水寨。</br></br>事后,他曾将此事在众义厅里提了出来,经过寨中两位副寨主和八名分舵主的热烈讨论后,认定那个年轻人施展出来的是绝顶的武功,而非是什么障眼法。</br></br>基于那名年轻高手现身救了齐玉龙,故此所有的人都认为齐玉龙一时瞻怯的逃回太湖是不智之举,否则,说不定可以藉此机会结识这个绝世高手,将他引入太湖,收为己用。</br></br>齐玉龙曾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