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正文第八十七章故弄玄虚</br></br>炽热的阳光遍洒大地。</br></br>天香楼前面的整条街上,布满著苏州城的衙役和锦衣卫的校尉们。</br></br>除了那些校尉们可以走动之外,其他站岗的衙役们全部顶著大太阳,满头汗水,动都下敢乱动。</br></br>天香楼正对面的空地上停著数顶大轿,十几位轿夫蹲在树荫下聊著天,有人拿出烟杆在抽著旱烟,也有人取出糕饼在慢慢啃著。</br></br>金玄白身背枪袋,领著服部玉子、何玉馥、秋诗凤、田中春子四人,穿越天香楼前的大街,往市区行去。</br></br>一路之上,他碰到许多人跟他打招呼,每一个人部毕恭毕敬的向他行礼,但他却没有看到一个熟人,像大捕头王正英、或者薛义、许麒、罗三泰等捕头,似乎都躲进屋里去。服部玉子化妆成一个浓眉大眼、厚唇高鼻的丫鬓,虽然不丑,却也好看不到哪里去!</br></br>她似乎看出金玄白心中的疑惑,走上前来,低声道:“少主,想必巡抚和三司大人都已经赶来了,因为罗师爷一早便赶来,吩咐厨房,今天中午未知府要摆十桌酒席,一桌宴请张大人等高级官员,另外九桌是慰请诸位锦衣街的辛劳…”</br></br>金玄白微微一笑,道:“这宋知府深懂为官之道,吹拍的功夫一流,初次见到—我,便送我几千两的银子给我花用,弄得我真不好意思!”</br></br>他拍了拍腰际,本来想要加强语气却拍在那支黄铜镜筒上,心念一动,于是取了出来。</br></br>服部玉子顺著金玄白的口气,道:“少主,宋知府在这里当了三年的知府,敛财何止三十万两?他能送你几千两银子,是看准了你受到重视,将来一定…”</br></br>她见到金玄白取出的那根黄铜镜筒,话声一顿,讶道:“少主,那是什么?”</br></br>金玄白把镜筒放在眼前,只见远隔数十丈外的景物,倏忽之间浮现面前,她禁不住“呀”地一声叫了出来,道:“少主,这是千里镜嘛!你是从哪里拿来的?”</br></br>金玄白问道:“千里镜?”</br></br>服部玉子点头道:“这是传自欧罗巴西洋的千里镜,我在十年前,在横滨港见到一个大船的船长手里拿了一个,听说价值连城,最少值一万两银子!”</br></br>金玄白道:“这是我从程家驹身上夺来的,他就是仗著这具千里镜,躲在远处偷窥我传授必杀九刀…”</br></br>何玉馥和秋诗凤听到服部玉子这么说,于是抢看著要拿千里镜筒去试看,服部玉子只得把千里镜交给何玉馥,道:“你们小心点,可别打破了,这东西很珍贵的唷!”</br></br>何玉馥和秋诗凤抢著用千里镜观看景物,不时还发出惊叹声,充分显现出少女的好奇心。金玄白恍然大悟,忖道:“原来程震远早年随海商乘船往来于南洋一带,所以才有机会从什么欧罗巴的船长处取得这种千里镜…”</br></br>明初,朝廷厉行锁国海禁的政策,严格的限制商人的活动范围,沿海一带和外国的海上经济往来,只能在朝廷的控制下,进行朝贡式的交往。</br></br>可是,这种朝贡式的贸易行为,根本无法满足日益茂盛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需求,因而许多的朝贡国使者和商贾,便时常违反禁律和沿海的商人或民众进行交易。</br></br>在十六世纪初叶,也即是正德年间,西方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相继航海东来,他们各以吕宋(今之菲律宾)。满刺加(今之麻六甲)作为根据地,然后渐渐把范围扩大至大明朝的东南沿海,因此民间私人的海上交易越来越盛,贸易活动更加频繁,终于取代了往昔的朝贡式贸易行为,而迅速的发展起来。</br></br>到了后来,在嘉靖年间,中国的商船曾经遍布于南洋各地,在十七世纪的前后,中国和西方争夺东南亚贸易权是完全居于上风,所从事的贸易范围极广,人员众多,远远胜过西洋各国的海上贸易数量。</br></br>这种情形对于沿海的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就由于庭始终采取海禁的锁国政策,才导致沿海商民为了争取从事海上贸易活动的自由,而形成许多半商乍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