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 交换人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七五章交换人质</br></br>金玄白放下茶杯之后,只听蒋弘武道:“皇宫里面的内府,组织极为庞大,共分为四司,八局,十二监,而司礼监则是十二监之首,自从刘瑾掌司礼监之后,太监权势扩展极快,可说朝野都有他的人控…”</br></br>口口口</br></br>谤据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刘瑾在正德二年四月时“矫诏令内阁撰敕,天下镇守太监得预刑名正事。”</br></br>这个意思是说各地的太监可以有权干预地方上的民政,如此一来,刘瑾便掌握了整个国家的所有事务。</br></br>当然,刘瑾之所以一步步的,先掌空司礼监,然后再把正德以前,能和宦官司礼分庭抗礼的内阁及六部长官一一瓦解,凭着焦芳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入阁办事,然后排斥大学士刘健、谢迁、尚书韩文、杨守随、林瀚等大臣后,掌控整个内阁大权,完全是正德皇帝一手造成的,怪不得他人。</br></br>起初,各地的奏章,到达朝廷,正德皇帝会把奏章交给刘瑾批阅,自己则在豹房玩乐,沉迷于酒色之中。</br></br>而那时的刘瑾,也把奏章送到内阁拟旨,不过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以致拟旨之人会请明刘瑾之意后,才下笔书写圣旨,这也就是说,当时以焦芳为首的内阁,是完全秉承刘瑾的心念来拟旨行事。</br></br>明史记载:“…后瑾竟自于私宅拟行…府部等衙门官禀公事,日侯门,自科道部属以下,皆长跪,大小辟奉命出外及还京者,朝见毕,必赴瑾见辞以为常”</br></br>而这时,天下三司官人人觐,例索千金,甚至有四五千金者,科道出使归,例有重贿。</br></br>必于这种情形,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齐瑾用事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诸司官朝觐至京,畏瑾虐焰,恐祸,各敛银赂之,每省至二万两,往往贷于京师富豪,复任之日,取辟库贮赔偿之,名日:“京债”,上下交征,恬不为异。”</br></br>由于祸首刘瑾贪污敛财,于是官吏也逼得向百姓身上搜括,全国贪污成风,官员腐败,故而行政效率也随之降低,因而政府对于社会的控制能力也渐渐下降。</br></br>包有王庄及宦官,污吏的土地占有范围不断扩大,于是形成更多的流民,终于如同野火燎原,一省一省的蔓延开来。</br></br>口口口</br></br>蒋弘武叙说一些当今天下情势,道:“目前,一切的情况都还混沌不明,内府的太监到底有多少忠于皇上,又有多少是刘公公的走狗,无人能知,至于东、西二厂以及锦衣卫里的情况亦是如此。”</br></br>他望了金玄白一眼,继续道:“你所拿下的几个织造局太监,里面到底是不是全都成了刘公公的党羽,还不知道,至于勾结早巳消失江湖的魔门徒众之事,到底他们仅是受到蒙蔽,抑或是刘公公的授意,目前还在侦讯之中。”</br></br>金玄白问道:“蒋兄,负责侦讯的大概是张大人吧?”</br></br>蒋弘武点了点头,道:“这两天可把他忙坏了,除了要监督我们查讯从欢快阁抓来的那批人之外,还要处理这件事,看来少不得要发顿脾气。”</br></br>他笑了笑,道:“这也就是我们一直赖在这里不走的主要原因,希望他能睡个觉,休息休息,那么火气就会小很多了。”</br></br>金玄白没听过他说起在欢快阁里抓了一批人的事,连忙细问端详,蒋弘武道:“这件事应该由诸葛兄来说才对,因为事情是从你替他抓到了千里无影才发生的…”</br></br>金玄白讶道:“难道千里无影招出了他们的同党都藏匿在欢快阁吗?否则又跟这个妓院有什么关连?”</br></br>他是故意这么问的,想要听听诸葛明如何说,另一方面也是撇清自己和千里无影的关系。</br></br>这是典型的做贼心虚心理,和一般贼人,远远看到巡捕迎面走过来,无是手掌冒汗,然后脸色发白,到了双方距离稍近,终于心虚逃走是一样的心态。</br></br>当然,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贼,或者是进出大牢,如同吃家常便饭的惯犯,便不至于有这种情形了。&l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