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畅饮一番。</br></br>正所谓:国家大事管他娘,喝喝老酒,搓搓麻雀…jz※※※清冷的月色,俯照在淮安古城。</br></br>大地一片静寂,屋宇房舍似乎融化在淡淡的月色银辉里。</br></br>倏然,远处传来两响更声,更夫拉长了嗓音,喊道:“天乾物燥,小心火烛!”</br></br>沙哑的声音,在冷寂的街道上回荡着,有股说不出的凄凉。</br></br>包夫缓缓的走来,重复着敲击着手里的木梆子,喊着同样的话。这两句老词,他已经喊了二十年,早已厌倦得不得了,心灵上的疲惫,更让他难以忍受。</br></br>然而今夜似乎有些不同,因为他一路行来,已碰到了七批手持兵刃的兵卒,默默的站立在街旁,各自守卫着一段街面。</br></br>这些士兵一身戎装,一看就知是卫所来的军人,每一批人就是一个小旗,有士兵十名。</br></br>包夫心中有些惊疑,也有些兴奋,不知道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竟然把卫所的军士都调来了。</br></br>莫非真的有战事发生了?否则为什么要调来大批卫所军人把个古城守得密似铁桶。</br></br>可是,守城的人还是那么几个,并没有加派人手,显然不是防止流寇攻城。</br></br>那么究竟为了什么,会让大批的卫所士兵进入淮安城里?</br></br>原先那些巡逻守夜,防止宵小的衙门差人和杂役,又到哪里去了?</br></br>包夫满脸子的疑惑,行走之际,不时左右张望,快要走到靠近码头,又遇到了三批军士,默然守护着一段街面,算起来,已有一个百户所的兵力了。</br></br>包夫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远远看到几家客栈,灯火通明,连续的几间客栈都有军士出入。</br></br>尤其是那间最大的高升客栈,门口两排军士,挺胸而立,有人持枪,有人扛旗,显得戒备极为森严。</br></br>包夫心里打了个突,不知怎会把千户所搬到了这几间客栈,难道真的要打仗了吗?</br></br>他敲了两下手中的梆子,又扯着嗓子喊着同样的老词:“天乾物燥,小心火烛!”</br></br>走过高升客栈,他目不斜视的继续往前行去,那些守卫的军士,也没人过来问话,更无人干涉他的行动。</br></br>因为任何一个城里,都有更夫执行他的职责,负起每天打更的任务,绝不会由于衙门官员的更迭而改变。</br></br>这个更夫走到码头,往右边拐去,过了十几间货栈,便沿着一条小径,弯弯曲曲的朝绿林深处行去。</br></br>他手里拎着那盏昏黄的灯笼,照亮了行径的黄土小径,不一会便进入绿林里。</br></br>那整片绿林都是沿河而植的柳树,垂柳依依,一边在河旁,一边在土墙内,中间留了一条三尺宽的黄土路,显得幽远深邃,阴气森森。</br></br>包夫高一脚低一脚的在柳林里走了十多丈远,一盏灯笼摇摇晃晃的,终于走到了一处用青石板铺成的小码头前,码头的青石板延伸上去,则是一道黑漆漆的铁门。</br></br>他看了看码头边石桩上拴着的四艘小船,自言自语道:“咦!怎么船都还在?莫非小虎子还未出去报讯?”</br></br>包夫举起灯笼看了看四周,然后在一座石桩上坐了下来,把灯笼搁在脚边,取下插在腰际的一根旱烟杆,从烟袋里捏了些烟丝塞在烟锅里,再慢条斯理的拿出火摺子吹了吹。</br></br>一蓬火光亮起,他点燃了烟丝,吸了几口,这才舒坦的吐了口烟,收起火折子。</br></br>他眯着眼睛,望着悠悠流去的河水,看着长长的柳丝在水面低拂,似乎在想着心事。</br></br>才抽了几口烟,他似乎警觉到了什么,抬头望去,只见柳荫深处,出现一条人影,于是开口问道:“小虎子,是你来了吗?”</br></br>那人尚在七八丈远,听到了话声,并没有回应,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