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团结,对太空战争各执己见,可以说互不买账,在奥尔特云战役后,空军希望建立一支以单体战机为主的太空军队,这样的部队隐蔽性很强,而且容易实施突袭。
海军显然秉持着他们的舰队中心思想,认为太空战争应该维持着战舰的传统地位,如果没有巨型战舰这种火力投送武器,那么再多的机动火炮和固定翼战机在太空中都不能做到实际控制。
最后一件事,那就是要让媒体对这场战争做出实质性的定义是很困难的,人们在为什么而战,聪明的记者往往避而不谈,只是在那些具有煽动性的问题上下文章,比如消灭外星威胁,这个靶子实在是好用。
希之翼宣传部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为什么进行战争,给公众解释战争的原因是他们政府的职责,不然人们就会觉得高层一定是发疯了。
他们打仗只是为了援救亚空间的舰队,但是为什么舰队会去那个地方?
是因为亚空间威胁——为什么亚空间威胁会在南河星云?
换句话说,那里有什么值得守卫的,几个渺无人烟的破烂恒星系,还是没有资源的陨石带和虚空区,把舰队千里迢迢拉到边缘连资源带都称不上的地方打仗,实在是令人沮丧,就像是9世纪的维多利亚帝国在西陆因为一片荒地,跟隔壁的莱塔尼亚帝国打一场全面战争,原因是几个拓荒者被该死的莱塔尼亚人杀死了,简直荒谬。
希之翼在世界大战时期的战争英雄,陆军元帅法昆多带着嘲弄的心情对自己的书记官说:“我们弄不清楚为什么要打仗,连对手是谁,我们要做到什么样都不知道,这让总参谋部也一头雾水,要怎么制定战争计划,战争要打多久?”
书记官解释说:“给科研船复仇。”
不过也不是所有希之翼高层都反对战争,陆军元帅格雷厄姆、布兰迪,空军元帅克里斯普就很支持执政的决定。
布兰迪元帅回家就跟妻子说:“当战争的消息传来时,我之前所有的担心都消失了,我看到走廊的官员们互相握手致意,庆幸着议会通过了战争法案,对亚空间实施进军,最后的阻碍不存在了。”
朝令夕改也是一个问题,李澄在6日就发出话来,声称:“我一刻都等不下去了,舰队立刻出发。”
但是在7日,几支舰队已经在最近的星区集结,超空间通道附近的泰拉空间站做好了迎接舰队的准备,几支主力舰队却又没有出发,这是因为舰队司令需要时间召集军官,等待分区舰队,把散布在上百光年范围内的所有泰拉战舰集中起来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不可能三天就到位,也是这一天,战争的正式发文下达到了各分公司。
8日,泰拉绝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参战,派出了自己的军队,这大概也是泰拉世界首次这么团结对外,舰队大军集结在泰拉母星,富饶恒星基地,南河三基地,毕宿四恒星基地等几个位置,并且开始向南河星云大举靠近。
9日,I公司的回应迟迟没有抵达中央本部,这让Creator不免紧张起来,她和Samsung商讨了这件事,他们担心有可能一些分公司不愿意跟随李澄执政的决定参战,因此急切发文的敦促I公司首脑回复,“你们公司的回复在哪里,是否收到消息?”
然而I公司几天前刚刚接到了李澄的命令,要求他们支持这场战争,不过他们紧接着就收到了来自希之翼的另一封消息,这份命令来自陆军元帅法昆多,元帅要求他们先不要派出公司职员和当地的无用军队参与到战争中,I公司的任务是稳定星区,继续星图探索。
这两个矛盾的消息当然让I公司陷入了懵逼状态,那么到底是要继续探索银河系还是参与战争?
简直胡扯一通,星区当地的主管克里斯弗困惑的发文问道:“星云勇士城现在到底是谁在主事,李澄还是法昆多?我要听谁的?”
随后,I公司的两名经理截获了消息,无奈的耸了耸肩,然后不管这些相反的命令和混乱的通讯,继续研究起如何让领地内的泰拉军队尽快回到母星加入执政的军队,倒也实在。
不过泰拉世界的动员和集结速度还是相当之快,仅仅一周,9月13日这天,就有超过9500艘战舰回到了泰拉母星,另外还有31000艘战舰部署在各个星区完成集结,他们随时准备在半途加入主力舰队,一起执行大远征,参战人数高达20亿左右(其中11.4亿AI),这支军队占泰拉人口的24.2%,是目前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军队。
李澄在当日的信息备忘录写了一段话,虽然判断有误,还是反映了希之翼公司的现状:“这场战争的胜负虽然取决于军队的实力,但是政府的决心不是很充足,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是高官和资本体系不愿意轻启战端决定的,但是我不能坐视不理,让亚空间的战士们白白死去,这场战争既是复仇之战,也是救赎之战。”
“现在,只要分公司的首脑们都支持我,那么这场战争就能继续打下去,我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他们的态度,这个执政身份给我的决策带来了莫大的挑战,不过我还有希之翼军队的效忠,这让那些反对战争的首脑们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资本,毕竟战争决议已经通过,战争动员也开始了,这只会像是不可抵挡的战车碾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