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间:二战前夕与奇点经济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本章为奇点时代核心设定章,很长,有很多这段剧情也许读者读到这里还不知道的设定,接下来就要进入战争篇章了,因此要写一下这些很重要的设定,也是提醒作者自己这些设定,避免后续发蒙。)
    (下一章将正式开始希之翼抵抗蜂群天灾的篇章,以及泰拉二战篇,拉开银河大战的史诗。)
    ……
    ……
    ……
    ……
    以下内容摘自前维皇可莉莎·冯克劳斯创建的《泰拉百科全书》第1281册,14476页,“星际时代的泰拉奇点经济”,藏书原本位于中陆威塞克斯王国,坎威尔贝宁图书馆:
    在执政时代开始五年后,泰拉进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
    不堪回首的泰拉二战史从泰拉1135年正式开始,不久之后,来自另一个平行世界地球的尤里,将会在泰拉挑起一场巨大的风暴,彻底改变后启示录时代的希之翼秩序,以及泰拉世界的希之翼独霸格局。
    距离一战结束的1104年,到二战前夕的1135年,泰拉三十年的和平岁月结束了,这一年泰拉正式开始动乱,
    很有趣的是,在泰拉二战爆发的同时,来自人类联邦的入侵也在一年后开始了,因此这场灾难发生的种种事迹,将军和政治家们的决定,乃至于许多国家普罗大众的决定,直接影响了泰拉世界后世的历史,决定了泰拉联合世界的模式。
    有人把二战爆发,全部归咎于起源计划引狼入室,导致了厄普西隆帝国的降临,这显然忽视了希之翼秩序下固有的危机。
    再一切开始前,泰拉百科全书必须向您讲解这段历史的缘由,先从经济开始吧,12世纪30年代的经济,已经不能称之为传统经济,而是需求经济。
    在希之翼公司提出的无限供给法案广泛推广泰拉各国后,传统的市场消费经济就已经被扔进了垃圾堆,消费不再是重要的,成本也不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需求及目标,以及规模控制。奇点帮助下的星际资本主义,不再依赖原始的消费和商品输出拉动经济创造财富,而是通过需求进行无限扩张。
    经过希之翼公司的奇点技术改造,在那个时代,泰拉的奇点经济是这样的:
    第一步:物质生产机通过奇点引擎供能,从亚空间解压提取出物质,主要包括原材料、实相能源及实相物质,尚未探索的新物质,这是第一步生产过程,理论上可以从亚空间提取出无限的原材料及资源,永不枯竭。
    第二步:位于太空的奇点工厂群会分门别类,将物质生产机提取的原材料加工成商品,一部分商品用于维持工厂成本,另一部分商品对外输出。
    第三步,生产利润用于继续扩张奇点,重复以上循环,限制奇点生产设备扩张的唯一因素就是环境污染和有害辐射。
    因此在泰拉星球上不能任意扩张奇点,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实相物质侵蚀,导致气候恶化。
    第四步:过量生产的报废商品,腐烂食物等(在奇点时代,通常物质供应会过量10000%左右)全部投入物质粉碎机湮灭,完成物质返还,同时完成亚空间供应闭环。
    那么总结一下,这套模式的底层逻辑链如下:
    亚空间物质借贷→物质生产机→奇点工厂永动机→人类使用→物质粉碎机归还物质→无限生产
    1126年,有科学家发现,任何奇点从亚空间过度提取原材料,而不归还物质,会发生一种亚空间效应,导致奇点爆炸。
    应该是某种亚空间针对物质抽取的防御手段,这被空间物理学家称为奇点崩溃效应。
    因此这套经济闭环,保证了宏观宇宙不会因为物质总量的快速涌入,出现奇点崩溃效应,保证了奇点工厂的运转。
    经济问题变成了算数题,只要人类把物质享受完再扔回去就可以了,质量守恒定律在常规状态下还是生效的,垃圾的质量也不会变。
    由于崩溃效应只在一个产量提取上限才会出现,而且提取量可以远大于归还量,实际上可以做到无中生有不断扩展。
    这也是宇宙不断膨胀,但空间却不会衰减为真空的一部分原因,亚空间和暗能量把膨胀的虚无部分填补上了。
    因此泰拉世界便算出了每个奇点的生产上限,同时制定了生产法则,制定了单位物质的逻辑。
    每提取3单位的物质,必须归还1单位物质,1单位物质为69743517吨,约等于7000万吨。
    所以奇点每个月都可以从亚空间白嫖,净赚2单位物质的物质量,如果完全提取1.4亿吨原材料或能源,刨除几乎忽略不计的奇点维护费,剩下都是纯利润。
    这些东西就是奇点技术给宏观宇宙凭空增加的质量,可以被永远留在这个宇宙中。
    考虑到每个奇点都有这样独立的“每月白嫖能力”,因此希之翼公司在1123年就规划出了“生产基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