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两界规划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余晓接下来要做四件事。
    第一,买房。
    第二,买枪。
    第三,修炼。
    第四,置业。
    为什么要买房?
    余晓终究并非余家村人,未来秘密会越来越多,生活在村里不太方便。
    他需要在买一间房子作为住处,既能提高生活的舒适度,也能更方便在大景世界经营与生活。
    有钱在手。
    这并不难。
    为什么买枪?
    余晓理论上有无限长的寿命。
    他可以接受效率低,但安全必须有保障。
    如手雷、手枪、冲锋枪之类的武器不仅在大景好用,哪怕在主世界也能对付一些练气初期的散修。
    大景没有全面禁枪的政策。
    这年头兵荒马乱,盗贼强盗遍地,百姓生活水深火热,为了自卫搞些枪支很正常。
    余家村里就有不少土枪土铳,平时用来打鸟打兔子,关键时候对付盗匪、甚至集体争端。
    当然。
    土枪意义不大。
    余晓要最先进的大口径枪械、火力强悍的冲锋枪之类。
    这种市面上肯定买不到,所以需要一些特殊的渠道和人脉。
    余青海立刻表示:“我年轻时在县衙里当过差,认识一些商人甚至帮派人物,有不少在暗中做军火买卖,只是价格上……”
    “钱不是问题!”
    余晓想都没想并继续道:“堂叔,不引起麻烦的情况之下,我希望数量方面多多益善,最好能武装一支民兵团,为族人未来自保提供底气。”
    大手笔啊!
    军火不便宜!
    假如余氏宗族真能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民兵。
    未来就算天下大乱也有足够的筹码、至少不会随随便便被人欺负!
    有人掏腰包。
    又是关系到族人生存的大事!
    老族长立刻激动地拍板说:“阿晓,你有这份心意和能力,那我们无论如何也必须将这事办好!”
    余青海赶紧立下军令状:“七天!七天之内!我一定办妥!”
    “那就静候堂叔的好消息了!”
    余晓还提出要修炼练武。
    他的解释是,尽管生活在海外,可自幼崇尚国术。
    此番漂洋过海、不远万里回国,自然要趁着年轻进修国术。
    “学武好啊!”
    余国泰赞赏道:“我们脚下这片大地,自古以来全民尚武,往小了说可以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往大了说可以锄强扶弱、保家卫国……
    这些年,西洋火器越发凶戾,便有很多人宣扬学武无用论,但我并不这么认为。而阿晓你长期生活在海外,还能有这份上进心是很好的。”
    根据余晓对大景世界的了解。
    本界尽管存在超凡,可也就是低武的程度,类似于武侠小说的层次。
    不同国家修炼体系略有不同,其中大景地区古武国术源远流长,武者实力也有明确的等级划分,最低九品、最高一品。
    哪怕是一品顶级高手。
    也不可能肉身硬挡子弹。
    假如这些超凡者真能普遍不惧火器,大景朝廷又怎么会被西方列强打得节节败退?假如本世界超凡真这么强,甚至都不可能发展出工业文明。
    不过。
    在一品之上。
    还有宗师级存在。
    据说有肉身扛轻型热武器的能力。
    不过最多也就同时应付十支左右手枪。
    而每一个时代的武学宗师屈指可数、也不具备代表性。
    余青海说:“咱梅县不是什么大城市,却也有实力不错的古武师父,其中厉害的能达六七品,只是这些高手大多都混迹帮派。”
    余晓不是很满意。
    这些县城高手,不仅实力不太行,成分也不太好。
    他招募武师,不止是用来辅助修炼,也指望他们充当保镖,所以安全可靠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不一定要本县,从省城、外省,或其他城市请过来,我要信誉好功夫高的!”
    “那确实能找到更厉害的,只是需要一些时间,价格怕也是会有点高。”
    “多少钱?”
    “让一个五品上门,每月怎么也得五八十大洋。”
    这点小钱。
    不足挂齿。
    最不缺的就是钱。
    余晓绝不甘心一辈子做个普通人,只是由于身怀劣灵根,不仅修炼缓慢、筑基的希望更是约等于零,几乎不可能入得了各大宗门。
    而据他所知,有修士以武入道,以劣灵根筑基,底蕴甚至更强。
    以武入道。
    难度很大。
    毕竟适合练武的年龄就那么二三十年,正常人四五十岁以后血气就会衰败,也就会完全错过以武入道的最佳时机。
    余晓已经二十三岁。
    此刻练武已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