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皇权之外的第二权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0章皇权之外的第二权力!
    寒风呼啸而入。
    方孝孺脸色一变再变。
    儒家有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
    可不论哪种,皆是赢得千秋万载的名声。
    名,对方孝孺这样的儒家弟子而言,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他不怕死,不止是自己不怕死。
    哪怕有人要杀他全家,他也不怕。
    只要能保全千秋万载的名节,那便是死得其所。
    自己如此,家人亦然。
    然而,现在的朱允熥不是让他为天下苍生去死。
    若是那样的话,方孝孺不会有半分犹豫。
    可吴王让他背千秋万载的骂名,方孝孺有些不解。
    “还请吴王直言!”他拱手道。
    朱允熥却继续反问:“若此事会给天下苍生带来莫大的好处,让穷人不致走投无路,饿死荒野,冻死街头。”
    “可羊毛出在羊身上,你要天下大同,要让穷人都能活下去,那这些钱便只能由地主,富商,权贵来掏。”
    “白花花的银子分给穷人,你觉得他们会心甘情愿吗?”
    “你这样做,便是与他们为敌。”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就是读书人。”
    “你应该也很清楚,读书是要钱的。”
    “家境越好,便越有可能出读书人。”
    “反之,穷苦百姓,谋生尚且困难,哪能读许多书呢?”
    “你得罪了地主、富商、权贵,那也就是得罪了天下千千万万的读书人。”
    “他们会骂你,诽你,谤你。”
    “你以为你在天下苍生做事,他们就会感谢你吗?”
    朱允熥嘴角边翘起一抹嘲讽。
    “你错了。”
    “舆论并不在穷苦百姓的口中,而在手持笔剑,写史著书的读书人手中。”
    “你得罪了他们,你死后所留下的,便不是永垂青史的不朽,而只有口诛笔伐,只有滚滚骂名!”
    方孝孺端坐不动,神色中却不自觉黯然。
    朱允熥忽然笑了起来。
    “我知道,你害怕,你不敢面对。”
    “你不怕死,但你怕背千秋万载的骂名。”
    “故而,你只敢提一个井田制,纵使知道这并不可行,但你还是要提。”
    “因为井田制是周制,是周公所行之制,是圣贤所赞誉的。”
    “如此一来,天下读书人便不能反对。”
    “你恢复古制,还会获得千秋美名。”
    朱允熥不屑道:“你想得真美!”
    方孝孺没有为自己辩解,反问道:“吴王殿下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当然有!”朱允熥叹道:“均分天下田产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却很难行得通。”
    “至少,在如今的大明,条件还远远不够成熟。”
    他在窗前负手而立,望向绵云层层遮住了太阳的天空,轻轻吐出四个字:“改革税制。”
    方孝孺正伸手去端茶杯,闻言不由一颤,手停在了半空,问道:“如何改?”
    “向富人征税,将穷人的税能减尽减,直至降为零,乃至变为朝廷向穷人倒贴。”
    朱允熥风轻云淡说着最平常不过的言语。
    出口时是和风,落下便已成惊雷。
    向富人征税,向穷人减税,这是后世许多国家的口号,也推出了不少政策。
    然而,实际效果,却仍然有限。
    因为富人有无数种办法可以逃税,所以对富人的税,往往就变成表面上看起来很高,但实际上收得很低。
    对穷人的税,看起来收得不多,甚至干脆没有,但因为种种转移税收的方法存在,最后的税赋负担,仍然主要落在了穷人身上。
    后世都做不到的事,如今的大明能做到吗?
    其实朱允熥也不知道。
    但他想试一试。
    否则,当了皇帝,却什么都不做,难道只整日歌舞逍遥,在后宫三千佳丽的环拥下度过荒诞的一生吗?
    似乎看起来也不错!
    毕竟,当昏君可比当明君容易多了。
    经历了元末战乱,如今的天下,有足够的田地给百姓耕种。
    未来几十年,根本不用担心百姓们活不下去而大规模的起义造反。
    即使偶尔有动乱,影响也不会很大。
    至于大明的国祚。
    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这样想想,还真的挺美的。
    可果真要如此吗?
    他还是有些不甘。
    人总要给自己找点事做。
    要不然,进入贤者时间,就会非常无聊。
    前世也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只恨肉食者鄙,而自己并不是治国者。
    许多想法,皆是空中楼阁,只能化为笑谈。
    如今既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