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老朱的深意?时代浪潮,隐忧!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26章老朱的深意?时代浪潮,隐忧!
    天界寺,全名“天界善士寺”,俗称天界寺。
    此时天下寺庙众多,大明朝廷为了便于管理,便设立了五山十刹总领。
    而天界寺则位列五山十刹之上,总辖天下僧尼。
    朱元璋早年曾在凤阳皇觉寺出家为僧,登基之后,不免对僧寺另眼相待。
    前些年,天界寺发生了火灾,焚毁房屋众多。
    为此,老朱特意从内帑中拔银重建,足见对其之重视。
    为了管理天下僧道,朱元璋在礼部之下设僧录司,管理天下僧寺;又设道录司,管理天下道观。
    其中,道录司设在朝天宫,僧录司则设在天界寺。
    僧录司为正六品衙门,下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左右觉义等职务,选高僧担任。
    由此,天界寺亦成为了大明第一禅寺。
    皇帝出宫礼佛不是小事。
    一大早,皇城司、锦衣卫、以及其他各路禁军便对皇帝出行要经过的街道进行了戒严,清理闲杂人等。
    朝中官员亦深感震惊。
    自上次吴王遇刺后,陛下久居深宫,自称病体未复,不见官员,不理政事,却不想今日竟要离宫礼佛。
    莫非陛下的身体已经好了?
    那还需要吴王监国吗?
    朝中大员纷纷前往探视,却皆被锦衣卫拦了下来。
    老朱谁也不见。
    连对吴王朱允熥,都特意降旨,让其专心处理朝政,不必前去觐见。
    这顿时让朝臣们皆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总觉得皇帝陛下此举必有深意,可想来想去,也没不能究竟是何意。
    ……
    大明制造局。
    朱允熥一大早便来到了这里。
    “殿下,城外的制造局工坊,如今正在加紧建设,预计还有两个月,即可完工。”
    赵瑞向他汇报着各项工作的进展。
    大明制造局的总部,如今仍在金陵城内,就在距离吴王府不远的地方。
    但朱允熥高瞻远瞩,深知未来大明制造局的规模会不断扩大。
    此时就要打好基础,为将来的发展做准备,必须要建立新的工坊。
    “让你们研究的东西,都有进展了吗?”朱允熥淡淡问道。
    “有!”赵瑞脸上浮现极为兴奋的神色。
    随即令工匠们带来一袋东西。
    “此物便是殿下所说的水泥。”
    “经过工匠们的反复测试和煅烧,制作而成。”
    “奴婢们用它铺了一小段路,坚固异常,成型后有若岩石,又能粘合砖块,使其密不可分,十分好用,堪称神物!”
    这么快便将水泥做出来了?
    朱允熥略感意外。
    人类历史上,水泥的使用很早,甚至可以追究到公元前的远古时代。
    但其发展却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后世的现代水泥与古代水泥,虽然有着相同的名字,实际上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朱允熥对于水泥只有粗略了解,具体的制作方法并不熟悉。
    因而让工匠们去做水泥的时候,也只大概说了一下,具体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去试。
    原以为还要尝试很久,没想到这么快就做出来了。
    赵瑞带着朱允熥,来到他们用水泥铺的路上面。
    朱允熥拿起锤头用力敲了敲,不见半分裂缝,果然坚固异常。
    “不错!”他欣喜不已:“能这么快便将水泥制作出来,足见你们很是用了几分心思。”
    “这都是殿下指挥有功。”赵瑞堆起笑脸道:“要不是殿下告诉奴婢,奴婢根本不敢相信,世间竟有此神物,更别提将它制作出来了。”
    赵瑞心里对朱允熥的崇拜,早已无以复加。
    吴王殿下简直就是神人啊!
    竟然早就知道有“水泥”这种东西存在,还指点了该如何制作。
    虽然不详细具体,但也已经够了。
    赵瑞按照吴王的交待,组织了几十个小组,齐头并进,分别进行生产水泥的试验,很快便将此等神物制作出来了。
    “水泥研制出来了,便要准备大规模的生产。”朱允熥交待道:“新建的大明制造局,正好用上这批水泥。”
    “除此之外,水泥的研制,仍然要继续,不能停止。”
    “要不断尝试,争取做出更好的水泥。”
    水泥研制出来后,不等于就一劳永逸,万事大吉了。
    因为同样是水泥,性能也是千差万别。
    还需要不断的改进。
    也包括生产制备水泥的方法。
    研制出来是一回事,如何以低廉的成本大规模生产,又是另一回事。
    这些都要不断摸索,不断尝试和改变。
    水泥是至关重要的物件。
    有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