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就让他们去祸害海外吧!大明白捡万里疆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何况,以那些蛮荒之地的落后程度,只要他们去了,就会给那里带来文明和秩序,反而是造福当地百姓,有利于世界人民的事了。
    再者,让藩王和宗室子弟带头出海,获取了利益之后,就会带动整个大明社会跟进。
    豪绅地主,士族、乃至平民百姓,都会紧随其后。
    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源,也能通过海外殖民地源源不断的输入。
    有了深度利益绑定之后,禁海和闭关锁国就会遭到所有人的反对。
    朝廷根本无须消耗巨额军费,派出大军远征。
    只要跟在后面摘取胜利果实就行。
    相反,若是直接由朝廷派兵去征服,反而制约多,风险高,不划算。
    交给藩王和宗室子弟,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才是最好的方法。
    这些规划,朱允熥此前都反复想过,此时正好借机提出来。
    老朱并没有怀疑他的话,看着地图感叹道:“天下果然很大,咱大明疆域如此辽阔,也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罢了。”
    旋即,老朱的语气,骤然一变。
    “熥儿,你是不是想开疆拓土?”
    “想让大明的疆域变得更辽阔?”
    “让自己名垂青史?”
    “为此不惜民力,财力,物力?”
    “咱告诉你,不行!”
    老朱的脸色,阴沉如墨。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稍有不慎,战败便是不可收拾之局。”
    “打仗这种事,可不是你兵精粮足,就一定稳操胜券的。”
    “有时候,运气不好,也会吃大亏。”
    “当年咱兵锋最盛的时候,让徐达统率十几万大军,远征北元,结果却遭遇了王保保的伏击,数万将士埋骨他乡。”
    “咱大明的国力,也因此而大大受损。”
    “所幸老底子还在,仍没有伤及根本。”
    “可其中的经验教训,却是极为惨痛的。”
    “汉武帝先后启用卫青、霍去病,对匈奴多次用兵,确实打得匈奴四分五裂,狼狈不堪。”
    “可汉朝自文景之治以来,好不容易才积攒的一点国力,又何尝不是因此消耗一空呢?”
    “再多后来,巫蛊之乱爆发,李广利兵败,西汉在汉武帝之后,迅速走向衰败。”
    “隋炀帝亦是好大喜功,三征高丽,耗费国库钱粮无数,民不堪重负,揭竿而起,隋朝因此而亡。”
    “就算善用兵者如唐太宗李世民,当年也在征伐高丽时吃了大亏。”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这些都是惨痛的教训啊!”
    “劳师远征,于国家全然无益,这不是一位英明的帝王应该做的事情。”
    “身为帝王,要好好治理天下,善待百姓,让天下老百姓安居乐业,都能有饭吃,有衣穿。”
    “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功垂千古的欲望,贪一时战功,将百姓们派出去打仗,让老人的儿子,孩子的父亲,女子的丈夫埋骨他乡,于心何忍?”
    “征发他们去做徭役,服务远征的大军,那也是滥用民力,必然引起民怨四起。”
    “你这地图上的疆域,虽然辽阔,但都与咱大明隔山隔海。”
    “获得一大片的蛮荒之地,又不能供给大明,于朝廷国家有何益?”
    “那里的百姓,不通教化,强行征服,也难以为我大明所用。”
    “反而要派兵驻守,徒耗国力。”
    “若不是北元不断侵袭大明边境,咱都不想派兵去远征北元。”
    “咱们就守着大明如今的万里江山,好好过日子,足够了。”
    老朱逮着他就是一通输出,语气十分严肃。
    随即站起身来,踱着步子道:“不行,咱得将周边诸国,都列为不征之国,写入祖训之中,告诫后世子孙,只要对方不来侵犯我大明,皆不得随意征伐。”
    朱允熥还是第一次见到朱元璋如此认真。
    也是第一次如此严厉的教训他。
    此前哪怕是审聂涣儿,也更多的是威压,愤怒与生气。
    由此可以看出,老朱心中确实是装着百姓的。
    这其中也许有很多是小农思想,只想抱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好好的过日子。
    只想让天下百姓,都能做一个太平人,安稳过一生。
    “皇爷爷!”朱允熥一直等到老朱发泄完了,才解释道:“您误会了,孙儿我并不打算派大军出征海外。”
    老朱愣了一下,问道:“那你是何意?”
    朱允熥指着地图上的中原地区,道:“其实周王室一开始的地方,就只有这么一小块。”
    “不过是京师周边的千里之地罢了。”
    “再远一点的地方,便都是蛮荒之地。”
    “后来,周王室通过不断分封,将那些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