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老朱的提议,根本国策的转向!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对的势力,都给清洗了!”
    公公身躯颤抖,神色骇然,忙道:“奴婢遵旨。”
    老朱又道:“不要说这是咱给他出的主意。咱可没那么关心那个逆孙的事。”
    公公险些憋不住要笑出声,连忙扭转面部肌肉,保持表情严肃。
    老朱转而望向旁边的足利义满,道:“将这个倭国的大将军押送回金陵城,严加审问,看看咱大明还有没有其他勾结倭国的人。”
    公公领了旨,正要告辞,老朱又想起什么,随即又道:“不过,他说的那个倭国‘天皇’的称呼,确实不妥。”
    “一个偏居海外的弹丸小国罢了,也敢妄称‘天皇’?”
    “这个称号得改。”
    “倭国盗寇众多,所谓的倭国‘天皇’,依咱看,也就是盗贼头子。”
    “咱们大明都称占山为王的盗贼叫‘大王’,咱看倭国‘天皇’,也是一个海大王,岛大王。”
    “以后就从‘天皇’,改叫‘大王’吧。”
    老朱一锤定音。
    当下立即有人将足利义满押回去,同时传达改倭国“天皇”为“大王”的旨意。
    老朱的队伍,没有再停留,很快便接着启程,直奔苏州而去。
    ……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金陵皇宫。
    朱允熥立即拿着老朱的圣旨,召见了文武百官。
    旨意一宣,满朝皆惊。
    关于宗室制度改革的传言,早已流传许久。
    但在许多大臣的预想中,他们分析的改革方案,首先是削减宗室亲王的俸禄。
    此前已经有人提议,将亲王俸禄由五万石米削至一万石,其它各项亦然。
    其他爵位也如此。
    如此一来,所需承担的支出大减,便能维持很多年了。
    却未曾想到,陛下公布的改革,竟是全部降爵继承。
    亲王之子,将不能继承王位,而只能是郡王。
    非长子更是直接降成了镇国将军。
    这还需要考核过关。
    没有通过考核,还要再降一等。
    而原来降到奉国中尉,便不再下降,新的宗室制度却是可以降到平民为止。
    同时也解除了宗室子弟不准经商,不准做任何营生的限制。
    宗室的福利大幅削减,而要他们自谋生路。
    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获得永不降等的爵位。
    只是条件极为苛刻,必须得为朝廷立下大功才行。
    许多人立即从这道圣旨中,察觉到了一丝别样的意味。
    这是鼓励藩王为大明开疆拓土!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立下盖世之功,才能获得永不降等的铁帽子爵位。
    这也意味着,整个大明的国策,乃至立国之本,都将有根本性的转变。
    从固守如今的疆域,变为全面的对外扩张。
    一时之间,众多大臣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读书人最喜欢进谏的事情之一,就是帝王不能好大喜功,随意向外征战。
    可以说,如果没有外敌入侵,朝廷里面至少百分之八九十是反战派。
    不得不说,华夏真的是一个极度爱好和平的民族。
    自古以来,只有当中原大地分裂之时,战争才会成为各国朝堂的主旋律。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比如三国鼎立之时。
    一旦完成统一,根本没什么人想向外扩张。
    这固然有地理因素,因为环绕中原大地的,都是蛮荒之地,带不来什么收益。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天生就是喜欢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对外战争往往是因为外敌入侵,被逼无奈而进行的反击。
    出兵去征伐,乃至经略那些地方,通常也只是为了将那些地方引为中原大地的屏障,扩大防御范围,保护中原大地不受侵犯。
    这与西方大航海时代开拓殖民地,是截然不同的思维。
    华夏民族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奴役别的民族,他们心中所想的,只是教化那些化外之地的蛮夷,引导他们也成为文明人。
    这其中当然有几分自大自傲的心理。
    毕竟,在华夏人眼中,中原大地就是天下的中心,世界最好的地方,远非外面的蛮夷之地能比。
    既然自己已经占了全天下最好的地方,当然不想要其他的破烂之地。
    没有好处和收益不说,还要劳神费力去管理。
    但不管怎么说,在这种心态和文化影响下,华夏民族也确实成了最热爱和平,最反对对外扩张的民族。
    这道明面上为改革宗室制度的圣旨,实际上意味着要改变这一切。
    大明将从此开启大规模的对外扩张。
    这也意味着,以后可能再也没有安稳舒适的好日子,只有无尽的战争。
    想到这里,朝中的大臣们一个个再也坐不住了!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