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许多地方甚至还发生了聚众冲击官府衙门的事。
若是以往,任何地方发生这样的事,主政的官员都会被撤职查办,以此来平息矛盾和冲突。
历朝历代,概莫如此。
这也是流官们不愿意招惹胥吏和地方豪绅的关键原因。
激化矛盾,便会影响自己的“官帽子”。
唯有彼此妥协,你好我好大家好,官位才稳固。
但如今的形势是,不管因为胥吏改制引发多大的矛盾,朝廷都给你担着。
不仅不追责问责,有时候反而会进行嘉奖。
这样做当然后会产生一些弊端。
但相较于铲除地方胥吏统治,维护朝廷权威,显然有着莫大的作用。
那种“皇帝与胥吏共治天下”的局面,是朱允熥绝不愿意看到的。
将地方权力收归流官,日后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方便许多。
处理这些政务,正是杨士奇的长处,他处理起来,十分得心应手。
当然,许多事情,也离不开姚广孝的探听司配合。
如今的探听司,已经深入大明各个州府县衙。
每天打听到的情报都非常之多。
远远超过了老朱的锦衣卫密探和检校。
没办法,谁让探听司的经费比锦衣卫密探和检校充足得多呢。
有钱能使鬼推磨。
有钱当然也能打探更多的消息。
情报司的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第一批派往大明境外的情报人员,已经出发。
只不过,以如今的通讯手段,要等他们在国外扎根并传回有效的情报,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擅长搞阴谋诡计的姚广孝,对于布置探听司和情报司各项工作,做得非常到位。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新的情报人员,也正在接着训练。
朱允熥曾过问过几次,便发现他对情报安排之周密,远在自己的预料之上,自此也不多问了。
朱允熥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军队改制和裁军上面。
最重要是稳定将领们的人心。
眼下的大明,因为各项改革全面铺开,已经够乱了。
军队绝对不能乱。
虽然朱允熥并不认为眼下的卫所军有多强的战力。
可他也不想带着新军再重新打一次天下。
为此,朱允熥多次前往大明军事学院,讲课,与将领们交流作战心得,拉近感情,并将一批一批的有威望又忠于自己的将领委派出去巡视,稳定军心。
同时,不断将地方将领调入军事学院学习,拉拢将领。
一连串走马灯似的操作起了不小的作用。
至少,大明军队的改制和裁军都在极为顺利的推进,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更没有引发任何动乱。
只有各地藩王的军队,暂时还没有大的变动。
在正式削藩之前,朱允熥也不打算去动藩王。
新军仍在继续扩招。
按照朱允熥的计划,下一步,新军要扩充到六万人。
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只能慢慢进行。
他本来就有勋贵将领的支持。
此前那些勋贵将领还将他视作不懂事的少年,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允熥在朝野的威望越来越高。
特别是担任大明军事学院院长,又亲自领兵出征,有了赫赫战功之后,再也没有人敢用从前的目光看待他。
大明战神之名,已经得到了诸多将领的一致公认。
这其中,除了朱允熥本身战绩辉煌,能力超群之外,《大明日报》不遗余力的宣传,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
这句话未必正确。
但如果不是谎言,而是稍微进行了一些夸大和美化的“真话”呢?
很多时候,人们在第一次听到某个人如何厉害的时候,会不以为然。
第二次听到的时候,甚至有些反感。
第三次听到的时候,会一笑而过。
……
第十次听到的时候,渐渐就麻木了。
……
第五十次听到的时候,慢慢心理也生出了一些认可。
等到了第一百次,第二百次……第一千次听到,就会产生那是真理,那个人真的很厉害,并坚定不移的认定这一切。
因为人的大脑,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印象强化中,逐渐形成固定的认知。
一旦认知固定下来,在这之后,哪怕有人拿出铁的证据,证明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谎言,大脑也会本能的拒绝,仍然相信以前的“谎言”。
因为人要改变固化认知会造成思维混乱和情绪冲突,会使人很痛苦很难受,会本能的抗拒。
反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