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双螭白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北府将军王镇恶,一攻沌阳时,火烧瓮城,艰难得胜。
    城中有朱、丁、严这三家大姓,三家之内,朱氏为大。
    镇恶攻下沌阳没有半晌,朱氏串通城外东军,里应外合,夜开城门。恰恰历阳军也向这座孤城杀来,镇恶苦待援兵,血战七日,终又两夺沌阳。
    再一再二,无再三。
    王镇恶派兵包抄丁、严两家,两家男女老少,鸡犬不留。
    丁氏严氏六百余人遇害,这一场杀,汉南满郡世家人心惶惶。
    如何没动朱家呢。
    朱家是开锅的灵活水汽,锅底下水刚沸滚,朱家满门已然趁乱窜出沌阳。
    钱能通神,把门的北府吏士真没见过那么多。
    因此好歹是二百多口子拖家带口的大户,说窜竟窜出去了。
    窜出沌阳南门,朱家和谢家有些交情,权且在围城的东军营帐里暂避兵祸。
    这支东军的领兵将军却是个怪人。
    据说这是个不通晓人情世故的绣花枕头,年少而迂。
    世交拖家带口来营投靠,这位东军小将却连个嘘寒问暖的招呼也未去打过。不仅如此,又不供给朱家饮食,仅是挪出几个帐子让他家老弱栖身,此外不闻不问。
    朱家苦也。
    苦到什么程度呢?苦到金银当不抵饭,苦到朱氏的老家主也要亲自去墙根树底刨狗尿苔吃。连他家主也要吃狗尿苔了,底下儿孙这两天就只能喝风。
    二百口子面带菜色的朱家人,在东军大营里捱到第三天,听说石阳关方向马上又有一彪北府人马过来,他们宣称,来,便要屠尽沿途高门大姓。
    朱家族人更没耐活了,族中许多腿快的后生人都想赶紧逃出这炼狱一般的汉南。
    但老家主是不可能离开的。
    族人都知道,老家主是白手起家的豪杰,到如今耕读传家、三代经营,方才在沌阳城里做得个土皇上。
    人间风雨五十年,胡虏的马,乱兵的刀,易子的肉,盗贼的箭……老家主什么没见过?
    这么多年干戈扰攘,他朱家在汉南郡里屹立不倒,也都没事不是?
    老家主安土重迁,让他离开沌阳城三五步远还可以勉强接受;若让他从沌阳的小笼子外面再逃出汉南的大笼子里面,那是要他老命。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家之将败,必有祸殃。
    老家主生怕自己苦心经营的三代家业尽数坍塌在这场兵乱里,烦心事却一桩桩一件件不请自来。
    朱家丢了东西。
    那是窜出沌阳的前夜,这位老家主,向长房长孙郑重托付了一件宝物。
    此宝是一枚汉玉。
    五年前,有兄弟二人穷途落魄,持此玉佩,拜谒到了沌阳朱家的门前。通了名姓,两兄弟也姓朱,是不相干的本家;那哥俩一穷二白,厚着脸皮胡乱跟老家主认了亲戚,临走时,用这枚玉佩换了千贯大钱。
    听说那兄弟二人得了千贯的旅资之后,终而千辛万苦寻到荆州,最后投在桓玄麾下——随桓氏南征北伐,五六年间,逞万夫不当之勇,竟成了西军两员陷阵的骁将。这是老家主想不到的。
    朱氏家主打发长孙朱君义,拿着哥俩的祖传汉玉,到荆州找过那哥俩。
    老家主寻思着忍痛还了玉佩,毕竟有过一饭之恩,想跟这西军二将结个香火情。
    二将都没露面。
    哥俩让校尉跟朱君义说,买卖就是买卖。
    这是一枚鸡心双螭佩,大不过鹌鹑蛋,当中镂了个小孔,环抱着两条无角白龙。
    两条蟠螭潜伏爪牙,面目狰狞,一鳞一趾都极精细——
    千雕万琢,天工鬼斧,这本是武将传家的腰佩。老家主富倾沌阳半城,一辈子看腻了金锡楚珠,独独对这枚白玉双螭爱之不已。
    出沌阳前,叫来长孙朱君义,托付的就是这件宝物。
    这玉佩带点福兆,朱君义新娶的老婆回娘家省亲,归门路上听说遭了兵乱,本来生死不知——君义刚得此玉,第二天全家顺利从沌阳南门逃出,东军大营里就遇上了自家娘子:
    一个半张脸庞裹了蛾丝面衣的白皙男子,瘸驴铁剑,竟把数日来生死不知的女人送回了自己眼前。
    君义是厚道人家的道德公子,当时要答谢这少年,这少年却千金不受,拍驴就转了身。
    少年连三回首,新妇微笑着看那少年蹄尘飘远。
    朱君义想不得太多。
    然后朱家的大奇事便来了。
    那个清晨,君义在东军大帐里惊醒,不见了双螭白玉。
    枕边只有他朱家新妇,朱君义并未疑心是老婆偷去这玉,而是咬定了帐中服侍自己两口子的女婢。夫人拦也拦不得,君义打了女婢三五十鞭,那暖床丫头浑身血淋呼啦的看不出人样了——
    终也不认账。
    朱君义大怒难消,把那女婢乱鞭赶出帐外。
    女子乱世皆漂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