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云梦大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看看手中革囊,又巴望巴望刘裕。刘裕笑着点点头,短发少年打开革囊塞子,痛饮了一口冷酒:
    “将军是读过书的好汉子,能文能武。”
    刘裕惊异道:
    “你听得懂这诗?”
    “《诗经》嘛,小时候读过的。小人名叫黎初,本就是这云梦泽里的荆蛮种族,自幼玩水,断发文身,以避蛟龙之害。听族中长老说过,当年有位陶公,率兵平定了朝廷里的大乱,被封为长沙郡公——陶公是千年难遇的父母官,在郡里时,不分蛮人汉人,一视同仁。陶公还在各县各乡兴办学府,以诗书礼乐教化百姓。这陶公是积善之家,天佑着生育了十七个儿子,至今已历四世。他后代八百多人,大多留在了荆湘、九江,代代传道授业,广开民智。我因此有幸识了几个字。”
    刘裕沉吟道:
    “你所说的陶公,大概是陶侃、陶威公。这陶公算是位勤谨的好官,当年平定了京都的大乱,英雄盖世。只可惜,陶公以军功发家,并不是家世煊赫的士族,自他去世后,许多不听朝廷话的后人遭了世家大族的打压。我还纳闷,怎么会有好心的老爷敢教百姓识字读书,原来是这陶公的落魄后人所为。唉,陶公以刚毅忠实、大反虚浮奢侈而名扬当世,他后人有四代,却也不全是孝子贤孙,当年我在临淮……
    黎初,你说你是蛮族,却为何在京口投军?”
    黎初叹道:
    “去年,我因荆州战乱,被掳掠到了会稽郡,叫人卖进大户家里做了个农奴。还没锄几下土呢,朝廷在会稽郡里下了一纸政令,说什么“免奴为客”,强令那些大户解除家中奴仆们的奴籍……”
    刘裕新婚,寿丘山、北府军,两点一线,因此耳朵里时政听的少。刘裕闻言不解道:
    “免了奴籍不是好事吗?你又何故长叹?”
    “大晋的天底下,向来没听说过一点儿跟百姓沾包的便宜事。这奴籍是免了,我们被改入‘乐属’;这乐属说是佃客的意思,我们从会稽郡被征发到京城,又从京城被押送到广陵、京口一带的北府军里当兵——我们实则是由豪强的农奴变成了朝廷的奴兵。
    会稽郡里要是没有谢琰将军的五万甲士压着,早就翻天了!
    豪强们无端被抢走这老些的牛马,自然不甘;我们为奴为婢,尚且也还能有条残命留存。操练才几天,突然把我们推上沙场,我们却成了他北府拿来垫脚的敢死大队——这两艘船里,除了你刘将军,有一个算一个,个个都是这样来军里的。当日将军在岸上点兵,弟兄们寻思,与其被北府大军驱赶着先登赴死,死的如同蓬蒿般不值;不如随将军离军远行,或可求生,甚至能立些功名翻身……”
    “家中还有什么人吗?”
    “只有我黎初一条烂命挂单。”
    刘裕朝向船舱,正色道:
    “我一定带着弟兄们,全须全尾,沿江杀一个大圈,平安回来。”
    少年低声道:
    “将军自从离军以来,一路向西南步行,到洞庭湖边,才买了船渡湖北上——可是要走沧浪水?”
    “低声!”
    刘裕一把扣住少年手腕:
    “妄论军机大事者,死!”
    话说桓玄领着西军反了大晋,虎踞荆州:西军顺长江而东进,攻克江陵,刚收了武昌重镇;桓玄以逸待劳,将八万西军精锐蹲守在长江中游,日夜等待迎击北府。
    当日刘裕中舟献计,上中二策都被北府主将刘牢之否了;只剩下这条下策。
    这下策,源出广陵的老头儿。广陵茶舍里,老头儿传艺与刘裕,讲不完六韬三略,说不尽天文地理。刘裕记得,老头儿提到过一位本朝的堪舆大师、郭璞所撰写的《水经》:
    《水经》记载,东晋永和元年,长江改道,水道向南迀移一百二十里;
    江水从荆襄之地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中,分出来了一条支流;这支流一路奔涌南下,直到汇入云梦大泽之中。
    这条支流,被郭璞命名为:“沧浪”。
    刘裕打定主意,百里迂回,轻兵西渡洞庭湖,过武陵郡,北上沧浪水,穿插敌后襄阳城。西军精锐尽赴武昌,刘裕认定,襄阳正是一座空城。
    兵分两路,刘寄奴约定刘牢之,以鹰隼为信,遣猛将,率五百披甲骑兵,绕邾城,过江汉平原,走陆路,两日一夜即可奔袭襄阳。
    待混进城中的刘寄奴赚开城门,里应外合,一举戳爆桓玄后庭;北府大军及时登陆,自邾城、华容县展开优势兵力,陈兵江汉平原,变被动为主动,南北夹击桓玄西军,这是中心开花的好法子。
    围魏救赵,一战可以成功。
    刘裕在赌。
    赌他能找到这条《水经》里罕为人知的沧浪水,赌他桓玄荆州空虚;赌那摩云白隼一飞,骑兵如意而至;赌那西军、北府对峙江陵,战局暂时不生异变。
    刘裕从前是个赌狗。
    从前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