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没有儿子是个大问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什么来的时候带着你们王国的太傅、国相和中尉?
    定陶王刘欣:回禀陛下,因为咱们大汉的礼法规定,诸侯王来朝见天子,必须要有国中俸禄二千石以上的官员陪同,所以我就把他们都带来了。
    刘老板问:中山王,你只带了一个太傅来朝见,有什么礼法依据吗?
    中山王刘兴:支支吾吾,不知所措。
    刘老板问:定陶王会背诵《诗经》吗?
    定陶王刘欣背诵的很流利,有些地方甚至还能给出自己的解释。
    刘老板问:中山王会背诵《尚书》吗?
    中山王刘兴压根不会背诵。
    刘老板特意为定陶王和中山王赐了宴席,等到刘老板吃完饭的时候,中山王还没有吃完,中山王吃完饭后,起来的时候袜带松开了都不知道。
    邋里邋遢的模样让刘老板很失望,认为中山王没有能力,觉得定陶王很是不错。
    刘老板亲自为当时十七岁的定陶王刘欣举办了成人礼后,送回到了封国。
    公元前8年一月,刘老板召集王根、翟方进、朱博等人商议册立太子的事情,王根、翟方进、朱博三个都认为应该立定陶王刘欣为太子,刘康是刘老板的弟弟,弟弟死了以后,刘老板可以当刘欣的父亲,最合适。
    御史大夫孔光认为,商朝的礼法是兄终弟及,应该立刘老板的三弟中山王刘兴为太子。他的提议孤掌难鸣,而且遭到了刘老板的训斥。
    孔光之所以反对,因为他祖上就是一直倡导周礼的,这是人家的家学渊源,孔子一直以恢复周礼为继任,所以才有了正式的儒家学派。
    反对无效的孔光,被刘老板降了职,由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降成了九卿之一的卫尉。
    孔光不知道的是,因为这次反对最终导致了他第一次丢官。
    接替孔光担任御史大夫的人,叫何武。
    何武,字君公,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
    因举贤良方正为官,先后在地方上担任了扬州刺史、清河太守、兖州刺史等职。中央任职了丞相司直、升任了御史大夫后。为人仁慈厚道,憎恨拉帮结派,喜欢推荐人。
    定陶王刘欣在后宫有王政君的默许,有赵家姐妹的枕头风作用,朝廷上有王根的摇旗呐喊,自然是确立为皇太子的不二人选。
    更何况,刘老板还有自己的小心思,立定陶王刘欣为太子,就可以将刘欣过继到自己名下,给自己当儿子,自己这一支仍然是皇族,江山永固。
    如果立了中山王刘兴为太子,这是弟弟,皇族之位就从自己的这一支转到刘兴的那一支血脉,自己死后都不一定进皇族的宗庙。
    二月,过继定陶王刘欣,并册立为皇太子。
    刘老板派遣了九卿之一的执金吾持天子的符节接刘欣入宫。
    十一月,辅政大臣王根病了,多次向刘老板请求辞职。
    已经被封为新都侯,担任骑都尉的王莽敏锐的认识到这是自己的机会,自己的嫡长一辈已经轮流辅完了政,剩余的一个王立是个只知道搂钱的主儿,早就已经丧失了辅政的机会。
    同辈兄弟都是些骄奢淫逸的家伙,让他们吃喝玩乐,都是一把好手,可让他们治理国家,那是妄想,刘老板也不会放心的。
    只有一个人比较麻烦,就是兄弟淳于长,需要想个办法收拾了这个竞争对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