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经地义的。
反正泱泱大明,别的不多,就是人多,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给你口饭吃,你就要感恩戴德,物比人珍贵,人不如东西。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越是干事越是没好处,张嘴不干事的吃得满嘴流油。
“王老六,现在这里剩下的这些船匠,有多少是造过大型福船的?”
“回禀陛下,我们这里有十几个老匠都参与过建造大型福船,但是现在都是年事已高,动手能力不行,做不动了。”
王老六也许在朱由崧面前站得久了,说话利索了不少。
朱由崧看了一眼在场的一两百工匠,大多都是些苦大仇深、白发苍苍的老人,估计是没地方去,才会留在龙江船厂混口饭吃。
但是老人没力气不要紧,有技术和经验在脑子里。
这个龙江造船厂想搞起来,看来是需要时间,想要马上造大型船,只能用其他的办法了。
“王老六,朕赏你白银十两,还有在场的所有船匠每人白米一石。”
“啊……”王老六震惊的张大了嘴。
陈明遇提醒,“还不谢恩。”
王老六立刻跪下,五体投地,“小人叩谢陛下圣恩。”
“你起来吧,朕现在准备造大海船,会调拨银钱过来,今后朝廷的这个龙江船厂得重新用起来,还要仰仗你们这些老船匠。”
朱由崧转头问董世勇,“你在这龙江船厂做了多久的提举了?”
“回陛下,做了十一年了。”
这个董世勇不知本事如何,但可以肯定是个没什么背景的人,现在龙江船厂的提举只是一个九品的小官,他居然待了十一年,估计这一辈子都只能在这干到退休了。
朱由崧会让锦衣卫去仔细查一下这个董世勇,如果没有太大的劣迹过往,暂时先用着他。
“朕特意来一次,诸位就陪朕在船厂里仔细看看吧。”朱由崧笑道道,“王老六,你也跟着吧。”
朱由崧带人巡视了船厂库房里的材料,发现库房里还存放着不少适合造大型船的木料,那种上百米长的龙骨居然还有十几根,这让他大为惊奇。
“陛下,这些龙骨放在库房里有几十年了,外面民间根本就用不上这么大的,要不早就给卖……呃…”
王老六对朱由崧解释原因,突然知道说漏了嘴,一时吓得脸都白了。
朱由崧冷笑,“适合造中小型船的木料,这里不用,也早就被人拿去外面卖了,对吧。”
提举董世勇立刻说道,“陛下,臣一接管这里时,库房就是这个样子,没卖过一分木料,有据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