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离开尚海之后的考察第一站,就发现了一个大宝贝。</P>
至此,这趟考察之旅的性质已经产生了变化,不过某种程度上,也是孟繁岐刻意为之。</P>
原本时间线上,是这帮骗补企业越编越离谱,一直等到各项数据指标都好得工信部都想要全国公示嘉奖的时候,派人来学习先进经验。</P>
结果一看厂房里竟然连设备都没开机,这才戳破了这个巨大的泡沫。</P>
“这里已经没有继续考察的必要了,直接来人彻底地调查一下吧。”张骏这是第一次出任务,开局就碰到这么大的事情。</P>
他也拿不定注意,于是便打电话回去跟上级请示。</P>
工信部那边接到电话也很震惊。</P>
什么?全都是假的?</P>
而且还是孟繁岐考察的时候发现的,这不是究极无敌丢人?</P>
本来以为国内电动车发展得很好,在大力补贴之下,有了很多新企业,有创新也有技术。</P>
唯一的问题,就是缺钱。</P>
这下好了,人家孟繁岐一点没废话,马上响应官方的号召,在AI峰会上强调了新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广阔前景。</P>
现在多少资本都在四处考察调研,等着投资呢。</P>
结果自己这边狂掉链子,想起之前说的那些话吹的那些牛,官方这里也感到有些恼怒。</P>
孟繁岐的话虽然说得客气,但听起来非常的扎心。</P>
“这样的企业,其实并不需要特别深入的调研考察,随便一位工作人员来到厂区,一眼就能发现问题所在。它根本就不是一个能支撑千辆月产出的企业。”</P>
“出尚海之后的第一次考察就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不论是以一位投资人的身份来看还是以部委顾问的身份,这对我的信心和斗志都是不小的打击。”</P>
这话当然有夸张的成分在,孟繁岐对这个时期的骗补情况门儿清。</P>
遇上这件事不仅不意外,甚至是他特意为之。</P>
但对官方的口径上,他肯定还是要夸大其词,上点眼药。</P>
否则他可拿不准上面出手的力度到底是多少。</P>
“孟顾问,你放心,我们今次绝对雷霆出击,绝不手软!”</P>
工信部这话倒也不是糊弄人,两天半之后,孟繁岐一行人就收到了阶段性的调查结果。</P>
虽然吉姆西是个连面子工程都不做的神奇企业,不过两天半出一个初步的调查结果,速度还是非常之快了。</P>
“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规定,对专门的汽车生产企业的注册资本和生产条件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他们才借壳了原本的苏市客车厂,搞来了濒临破产的生产线。”</P>
“然后对外宣布几个亿进行了全面升级,其实根本就没花一毛钱!”</P>
孟繁岐听完非常震惊于这位杨董的魄力。</P>
你好歹花一点呢,真就一毛钱也不花呗?赚九成都不够吗?非得全吞了进去才高兴?</P>
至于其中的所谓销售额,那也是人才中的人才才能想出来的事情。</P>
这位杨董,他自己在常市还有一家公司,也是汽车相关联的。</P>
什么销售额,那还不是左手倒右手,我卖给我自己呗!</P>
一买一卖,领取双份补贴。</P>
唯一一个真的下过订单的,是一位鲁省的大哥。</P>
大哥一挥手,就买了五十多辆。</P>
结果至今为止也半年多了,这才交付了四五辆车。</P>
但两人造车拿车不积极,申请补贴倒是第一名。</P>
车辆才交了一成,买卖双方就已经向省市递交了全部车辆数额的补贴申请。</P>
“好家伙,这胆子再大点,岂不是都要玩出杠杆了?”孟繁岐想了下,感觉似乎很有搞头。</P>
我先订100辆,只拿了四五辆就申请补贴,补贴到了我继续订。</P>
源源不断,生生不息。</P>
“问题来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