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对新浪的规划,《星际穿越》的难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等下你直接通知龚总,新浪视频不能出现变故,而且让他告诉下面的人,新浪视频不会拆分上市,只会留在新浪集团的公司架构内。
    那些心有不甘的,我们新浪支持他们出去闯荡,但如果选择留下来的,那就安心工作。”
    现在新浪视频和微博是新浪集团最主要的业务,就连起家的门户新闻和游戏,都有所不如。
    刘周不可能为了让新浪视频上市,而让新浪集团这个主体受到影响。
    而且拆分上市,对于刘周来说,也不能给他带来多少财富,反而搞得比较麻烦。
    像后世企鹅集团的模式就挺不错,除了阅文集团,将所有的业务都置身于企鹅集团这个框架之内,没有把各项业务都拆分上市。
    所以企鹅集团各项业务的协同也更加流畅,不像阿狸一系,有些各自为战,因此也将企鹅的市值,撑得那么高。
    刘周一直以来的想法也都是准备将自己旗下的互联网业务都放在新浪集团内。
    到时候新浪的各项业务发展好了,新浪集团的市值自然会升高,不会让刘周的财富少分毫。
    不过新浪是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但想到后市漂亮国的那些烂事,刘周就有想将新浪从纳斯达克退市的想法。
    但现在新浪形势一片大好,退市的话就很难办了,刘周想着到时候如果新浪股价还可以的话,可以再让其在香江上市。
    “好的。”
    三人有商量了一些公司的事务之后,他们就离开去忙了。
    既然来了新浪,刘周干脆也待在这里处理一下公司的文件。
    晚上回到家,陪儿子玩了一会,刘周就又来到书房,继续写《星际穿越》的剧本。
    写了一个多小时,包括之前几天写的,总算把初稿确定了下来。
    不过刘周没有继续剧本的创作,摆在他面前的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
    当初拍摄《星际穿越》的时候,诺兰是使用70mm胶片imax拍摄,而目前国内基本没有电影用到70mm的胶片。
    其实就算用70mm胶片拍,国内也只有数字imax、普通数字、35胶片版等几个版本的银幕。
    至于70胶片imax,目前国内的银幕加起来只有可怜的两块。
    胶片imax全球都几乎没有多少,imax公司正在全球推广imax数字化,成本更低。
    中影数字研发的中国巨幕也都是数字巨幕。
    这样的话,拍的再好也是白搭,放映条件跟不上。
    但是70mm胶片拍出来的和35mm胶片拍出来的就算放到数字imax和巨幕上放映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前者毕竟片源质量更高,多少会好点。
    甚至刘周考虑是不是直接用数字拍摄。
    现在漂亮国那边好像已经研制出了6k数字摄影机。
    6k数字摄影机拍出来的成片经过后期压缩之后已经能达到4k,比35mm胶片还要清晰。
    不同的电影对于画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像《火星救援》大部分都是数字拍摄,也有一部分使用胶片拍摄。
    但《星际穿越》不一样,这部电影不像《火星救援》那样,大部分场景都是在火星,火星地表可以人工改造。
    用胶片拍摄肯定是更有质感的。
    70mm胶片imax肯定是最好的选择,不过这种摄影机全球都只有5台,能不能租来都是个问题。
    其实不仅是摄像机的问题,还有2D和3D的选择。
    内地要到今年底,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上映之后,让内地观众感受到了震撼的3D观影体验,3D才彻底在国内火了起来。
    其实3D在国外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技术了,只是国内导演从没使用过而已。
    而随着《阿凡达》在国内疯狂地轰下十多亿的票房,再次震地国内电影人失声之后,他们也在寻找《阿凡达》成功的秘诀。
    但是他们找来找去,就将目光聚焦到3D身上,因为观众对于3D的评价非常高,而且票价更贵。
    所以国内电影行业顿时掀起了一股3D热潮。
    各种3D电影纷纷立项,甚至已经拍摄好的电影,为了噱头,也纷纷转制3D,弄得电影不挂3D的名号好像就没人看一样。
    最后弄出来的作品,真正的3D电影根本没有多少部,大部分都是伪3D,也就是2.5D。
    想到这诸多问题,刘周一个人无法做决定,所以第二天,刘周就将嘉禾特效工作室的特效总监王璇给叫了过来。
    王璇是刘周专门从好莱坞请回来的特效工程师,历史上他也是国内著名特效公司天工异彩的联合创始人兼特效制作总监。
    天工异彩是由四家业内知名的特效公司合并而成的,但是目前,嘉禾特效工作室已经收购合并了天工映画和异彩影视。
    这两家公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