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些,神情中更显凌厉,眉目都像是浸染了霜雪,说不出来的阴寒。
“什么祸水?世人知道什么?他们流于表面,只看到女子的容貌,却无在意女子的品性。貌美之人难道就不会是心善之人吗?貌美之人难道会主动害人吗?何其的荒谬!”
郑嬷嬷是她的心腹,一听她这话,便知她是动了怒气。暗恼自己一时嘴快,竟然忘了祸水这两字是自家主子的忌讳。
当年皇后娘娘还在闺中,宫中内务出了大纰漏,竟是有人钻了采买的空子大兴中饱私囊之举,先帝得知后雷霆大怒,一怒之下将时任采买司司监的国丈下了大狱。
听说先帝的旨意都拟好了,判王家流放抄家。若不是延妃娘娘一力相劝,劝说当彻查后再定罪,王家早就完了。
后来事情查清楚,与国丈无关,皆是采买司的司丞欺上瞒下所为。当然这是对外的说法,内里的缘由牵扯到先皇后吕氏。
延妃娘娘对王家有救族之恩,此事皇后娘娘不止一次提过。
“何为祸水?本宫只知她是我王家的福星。”
这是皇后娘娘的原话。
郑嬷嬷思及此,人已跪了下去,“奴婢该死,殿下息怒。”
端阳公主虚扶她一把,道:“你也是关心则乱,替本宫着急罢了,本宫岂会怪你。方才那样的话,切莫再说,那林姑娘也是无辜。”
她连声应着,自是不敢再说什么。
这会儿的工夫,林重影已经出了王府。
到了繁华热闹之处,她弃轿而行。
为免不必要的麻烦,她蒙上一方面纱。循着街道的两边仔细地观察着来往的人,尤其是那些或是蹲着或是坐着的乞丐。
市井的热闹声不绝于耳,伴随着各地的口音。不断从她身边经过的行人车马,如流水东去,给人一种极不真实的感觉。
这座天子脚下的朝安城,多少繁华多少梦。皇权更替,一代一代,纵然不见刀光剑影,却有无数看不见的阴谋诡谲。
今年是熙元十九年,而原主生在熙元三年。
熙元三年的那个秋天,如今的陛下已登基三年,先帝也早化成了白骨,那么本该殉葬的延妃为何会流落到汉阳?原主的生身父亲又是谁?
她沿着街边头,从这一头到那一头,又从那边的一头到另一头,来来回回好几次,并没有找到米嬷嬷。
寒气逼人的风从爻湖的水面而来,带着明显的湿气,渗着行人的肤,透着行人的骨,一点点地将寒湿侵入每个人的四肢百骸。
湖水未结冰,仍有画舫悠悠,不时传来婉转的琴曲。她一步步朝湖边走去,任由寒湿之气将自己笼罩。
突然有人抓住她的胳膊,她一回头,对上的是谢玄幽沉忧色的眼睛。
“湖边风大,怎么不多穿件衣裳?”
始终不远不近跟着的根儿赶紧过来,奉上她的斗篷。
谢玄替她将斗篷披上,系好带子,微低的眉眼认真地看着她。
她亦回望着,视线之中仅有眼前这张清雅俊美的脸,周遭的一切都已虚化。这一刻她想的是从前的种种,早知到头来一场空,还不如什么都不做。
“大表哥,我想回临安了。”
“世人口舌从来不绝,今日说你,明日说他,过阵子就好了。”
世人口舌之言当然可以不听,但悬在头顶上的刀很快要落下来。她一人之命,逃不掉也就逃不掉,没有必要连累其他人。
谢家也好,父母也好,她都不想害他们。正如米嬷嬷所说,她要想活命,只能远离京城,所以她不得不离开。
时到今日,她才知道米嬷嬷说的那句让她好好活着的话有多沉重,原来对于她而言,若能好好活着,保全这条命已是最大的可能。
至于旁的,皆是奢求。
“大表哥,我仔细想过,我们不合适。云泥之别,譬如霄壤,你若执意为之,最终只会害了你自己。你天资过人,出身清贵,前途璀璨,假以时日必能位极人臣。委实不必因为我这样的人,而沾染世俗的尘埃,背负不应该的骂名。”
此前的她装模作样,扮可怜的同时还不忘算计,虚情假意信手拈来。如今她这般模样,反倒让谢玄的心不停地往下沉。
她去王府之事,谢玄知道。
端阳公主也去了王府的事,方才谢玄也得到消息。
“可是端阳公主和你说了什么?”
“端阳公主没说什么,我们不过是一起喂鱼罢了。”她仰着脸,明镜般的眼睛里有着不属于这个年纪该有的平静,“我看得出来,她是个不错的人。长相上等,出身高贵,性情也不错。她对你的心思,你应该知道,若是抛却尚主的种种掣肘,她倒
是很好的选择。“
谢玄怒极反笑,“你这是想将我推给别人?”
他竟是不知这女人有多嫌弃自己,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思量的不是与他共同进退,而是第一时间丢下他。难道他所做的一切,全都是徒劳吗?
“若是不我同意呢?“
林重影心下叹息。
这人居然如此认真,可惜她当不起。
“大表哥,你有没有听过一句话,救人于深渊,反堕于深渊,你身后还有谢家和王府,没有必要为了我而冒天下之大不韪。”
谢玄闻言,眸色骤沉。
他将她往怀里一带,气息微乱,“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