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周瑜的预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鲁肃摇了摇头,看了看火上鼎中咕噜噜沸腾的汤水,从茶饼上掰下一块,投了进去:
    “公瑾,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子不语怪力乱神!”
    周瑜那张帅得惨绝人寰的脸上满是笑意:
    “子敬,这你就不对了,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既然有喷嚏的这个说法流传下来,总归是有些道理的。”
    鲁肃叹了一口气:
    “公瑾,你还有心情说这些不相干的话?近日吴侯开始制造海船,你难道不知这意味着什么吗?”
    周瑜笑道:
    “不就是二郎想趁着曹操攻略北方的时候对夷州动手吗?”
    “这可是叔侄相残!你就不想点办法制止?”
    周瑜看着茶叶在鼎中沉浮,随意的抓了一小撮盐投了进去,
    “为何要制止?”
    鲁肃回道:
    “孙绍势弱,为求自保遁走夷州,虽被朝廷封为建安侯,夷州牧,可毕竟根基浅薄,若吴侯海船造得,恐怕只需有五千带甲之士,便能横扫夷州。
    届时孙绍将再无容身之地,甚至有杀身之祸,他可是伯符亲子,你怎能忍心看他被吴侯杀害?”
    周瑜没有回答鲁肃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去岁我让你打探的中原粮食流动,你再说说看?”
    鲁肃一愣,
    “我不是都告诉你了吗?”
    “子敬权当我记性不好,你再说一遍。”
    鲁肃往茶鼎里看了一眼,抓了三四枚麻椒,投入鼎中,
    “中原粮食流动有两处,一是许昌收粮,多有粮商将粮食运往许昌,二是中山,却是甄家无限量收购粮食。”
    周瑜点了点头:
    “许昌收粮是因为要对抗袁绍。然而北方四州并不缺粮,所以袁绍没有大量收购。但是中山甄家为何要收这么多粮食呢?”
    鲁肃摇了摇头:
    “不知。”
    周瑜道:
    “子敬就一点也不好奇吗?反正去岁我是派人去打探消息了,你猜怎么着?”
    “怎么?”
    “甄家的粮食却是运往了徐州,然后又运出了海。”
    “出海?”
    “是的,出海,用的还是江里用的舫船。”
    “这不是乱来吗?那舫船怎可在海上航行?一个风浪不就都翻了?”
    “是啊,这不合常理,所以我又派人驾小船跟踪了这些舫船,你猜我发现了什么?”
    “公瑾你要说便说,何故总是让肃猜测?”
    ——还不是因为逗逗你很有趣?
    周瑜笑道:
    “那些舫船并不驶远,因为海上有数十艘近二十丈的海船在等待。”
    “二十丈的海船?数十艘?”
    “不错。”
    鲁肃惊叹道:
    “这究竟是哪方势力,能拥有这等造船技术?又拥有这等实力?”
    周瑜闻着茶鼎里的那股味道,撇了撇嘴,抓了一些不知名的草叶投入其中,
    “从明面上来看,似乎大汉没有一家诸侯有能力建造这样一支船队,于是我又反推过去探查甄家,却发现他们三绝酿的采购数量比之前多了许多。”
    “三绝酿?”
    周瑜叹了一口气:
    “子敬,你还没反应过来吗?三绝酿是我那孙绍侄儿的产业啊!”
    鲁肃想了一会儿,问道:
    “公瑾,你的意思是建安侯用三绝酿和甄家交易大量粮食?他要粮食干什……等一下,你的意思是建安侯是那支舰队的主人,而他在大量的采购粮食——
    所以他在夷州其实已经有相当的根基了?”
    周瑜点点头:
    “是。而且瑜以为,绍儿他手中的力量恐怕比我们看到的还要强。”
    “为何这么说?”
    “之前不是有传言绍儿在交州西南找到了许多宝石吗?”
    “是。”
    “你觉得他是走海路还是陆路。”
    “多半是陆路……不对,若是陆路你就不会问了,所以是海路。”
    “没错,探查宝石矿点,可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如果有大规模人员调动,那粮草补给的运输就不可能瞒着所有人——我专门调查了那段日子有没有大批物资运入交州,结果是没有。”
    “走海路……开采宝石……公瑾,你是觉得建安侯不但拥有一支海上舰队,还拥有不少人手?只是宝石这事未必是真,毕竟这只是宫中传言。”
    周瑜笑道:
    “好,即便这是传言。那月前绍儿补缴十万两白银税款,又给皇帝陛下献金五万两白银,你又怎么说?”
    “这……”
    周瑜闻了闻茶汤,还是觉不满意,便将一旁一个麻布包裹的袋子整个丢进了鼎中,
    “子敬,中原少银,我想问问你,绍儿从哪里搞来的那么多白银?”
    鲁肃说不出话了。
    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