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军、大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十三日,李林杨对红旗军海军下令:大舰队,小舰队,潜艇队,补给船,全体北上!
    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李林杨在司令部中一笔一划的再次审视了红旗军的全部军力。
    司令部,六百。
    司令部直属野战旅,也就是老八营,兵力八千。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合计八个轻步兵团,兵力一万六千。
    海军陆战队,兵力五百。
    班达营,兵力四百余。
    新兵训练营,兵力五百。
    英雄营,兵力五百。
    全军总兵力,两万六千余!
    除此之外,还有骡马军夫两千左右。医护人员五百,宣抚官宣抚员宣抚学员等四百余(未纳入连队的),军械修理,两百余人。十二月才凑齐的一个补充兵团,兵力两千。
    刚刚进入新的一年,云南古镇总兵丁槐的四个营终于赶到了山东。(比历史上快了一个月)。
    根本不存在争议,李林杨拿到了指挥权!
    至此,作战兵力已经达到了两万八千!辅助五千余。
    这个数字,对李林杨来说,很重要!但是,还不够!
    最近一个月来,山东巡抚李秉衡过的是提心吊胆。话说,李林杨刚到山东,他是很欢迎的。而且,李林杨这人规矩的很,只要给了粮饷,部队绝不扰民,都在玩命的训练。可以说,红旗军一点的杂事烂事没有。
    但是,随着红旗军不断的扩充兵力,哪怕红旗军都躲在山里训练,但五六七团的兵力,以及补充兵团来源大多都是地方团练,有的州县只是被抽走了一两个哨,最狠的那是连根拔!动静确实有点大。
    而且,红旗军在山东各地招募马车,招募马倌。仅仅招募的马匹,都不下五千匹!
    李秉衡无论怎么算,红旗军都超过了十个营的兵力。十个营的话,用得着五千匹马吗?
    但李林杨还是只要了十个营的粮饷!
    李秉衡根本猜不出红旗军到底有多少兵力。根据他的估算,此时的红旗军,已经能够以一己之力对付全部的山东驻军了。
    山东的军力已经失衡!
    平衡,乃是刻在官僚血脉中的本能。这一失衡,李秉衡的心思就变了!
    现在,李秉衡很怕,怕李林杨“造反”!
    没有人能遏制李林杨!除非联合北洋李鸿章的那些兵力,才有可能遏制李林杨。
    但李秉衡不想,而且是真不敢动李林杨!
    首先,李林杨没有造反。再者,辽东方向,各路大军是一败再败。就这种情况下,李秉衡怎么敢玩花招“逼反”一支大军!更何况,李林杨是他招来的!
    想来想去,李秉衡无计可施,只能悄悄的玩小动作。
    首先,他把自己的主力部队调到了烟台和烟台以西,和红旗军拉开了距离。再者,他以钱粮匮乏的名义,开始拖欠粮饷。
    不过,李秉衡做的不敢过分,只敢拖欠半个月,再拖他担心出篓子!
    而,李林杨对拖欠饷银,意见不大,表现的很好说话。李林杨越是好说话,李秉衡就越怕!
    要知道,李林杨可是他“请”来的。
    如果李林杨要造反的话,他可是脱不了的干系!
    在清廷中,清流的力量很大。但是,清流的力量却又很小。
    很大。比如李鸿章的淮系够强大了,但是只要李鸿章不敢造反,在朝廷里,清流照样能喷死李鸿章。
    很小。比如李鸿章哪怕是打了败仗,顶多是剥去顶戴花翎,照样没有人敢把李鸿章削职为民。没有军权,清流们只能对军头们进行表层打击,伤不到根本。
    现在,李秉衡搞不清李林杨到底想干什么!
    如果李林杨是想升官发财,清流们甚至希望李林杨更强一点,以制衡淮系。
    如果李林杨是想造反,现在,当下,李秉衡不仅不能逼,还必须给好处!至少在朝廷渡过难关之前,他是不敢对李林杨有什么举动的!
    静夜,李秉衡无助的“往好处想”:李林杨大公无私,一心为国。
    但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圣人”吗?
    如果往坏处,哎呀,那是真不敢想!李林杨要是趁着这个机会“起事”,那可比太平天国起义还要危险!
    李林杨呵呵!
    这位山东巡抚,活了好几十年,见过的人,见过的官,数不胜数,到了今天,他竟然迷茫了!
    总而言之,山东巡抚李秉衡现在对李林杨是满腹怀疑。但却不得不小心应对。
    李林杨其实也没想到,李秉衡竟然会怀疑他造反。他哪里想得到,起因只是因为当初不够谨慎,“假辫子”被李秉衡看出了一点不正常,有了那么一点怀疑的种子。一点怀疑,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了:李秉衡怀疑李林杨会造反!
    李林杨是不怎么强烈的要求粮饷,一则他是为了尽量避免红旗军实力外泄。二则,他准备了足够四万大军一年的粮食,足足两三万吨!根本就不担心粮食问题。
    这天,李林杨给李秉衡发去电报,询问:斩获怎么计算赏银?
    话说,大清朝廷对海外,甚至就是近在咫尺的日本都两眼模糊。战前,几乎所有人都没把日军看在眼里,因此上朝廷军机处定的斩首赏银只是十两银子。
    当年中法战争对白皮的赏银可是一百两的。或许在他们看来,十个日本兵才能顶上一个法国白皮。
    后来在平壤,叶志超也只是把斩首赏银提高到了三十两,活捉为六十两银子。
    再后来,清军接连败仗,斩获悬赏已经升到了四十两银子。话说,大清朝对清军士兵的阵亡(包括重伤)抚恤也就是四十两银子(甲午战争后期,提升到了六十两)。
    而这个赏格,很明显的得不到前线各军的认可。到了十二月,各军都在纷纷请求提高赏格!
    要知道,打仗,除非是完胜,一般的来说是很难拿到首级功的!
    李林杨现在是缺钱的很,尽管对这种“野蛮”行径有些心理上的抵触,但杀日本鬼子,顶多算是杀畜牲!所以,能从清庭多挖银子,他也就顾不上所谓的“文明”了!和其他军头一般做派,主动要求提高斩首悬赏!
    李秉衡这边还在向朝廷请示有关赏银事宜。一月十日,李林杨再次发报李鸿章要指挥权!这是第三次!
    “平壤,指挥权不统一,战败。旅顺,指挥权不统一,战败。威海呢?”
    李鸿章还是不理不睬。
    虽然是不理不睬,但是,在李鸿章的心里,李林杨已经不是简单的挂了个号。
    某一瞬间,李鸿章甚至嗅出了一种同类的气息!
    “半闲”的李鸿章顿时心中警铃大作!现在的李鸿章,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差事被原云贵总督王文韶接任。但是,李鸿章虽然不在北洋衙门,王文韶却根本指挥不动北洋,不仅指挥不动北洋,还被北洋各个部门围着要钱!别说捞钱了,竟然还得倒贴钱!王文韶这个著名贪官,也遇到新问题了!
    反观李鸿章,北洋上下,召之即来!他招来孟德纯,闲聊了一个下午!话题只有一个——李林杨。
    一个下午的闲聊,李鸿章得到有关李林杨的什么结论,还不得而知。但是,孟德纯在北洋的地位再次提升!在北洋的外交班子中,孟德纯已经是排的上的人物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