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义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战争的味道越来越浓,两个月来,赵沃分发的饷银第一次给足了一个月。
    而且,赵沃还让幕僚赵信平送来了一封赵沃嘘寒问暖的信,鼓励红旗营奋力作战,报效朝廷!
    李林杨呵呵。
    话说,已经战云密布了,清军总指挥官广西巡抚徐延旭还是没来前线,只派来了一个视察防务的记名提督,实际职务管带---康德胜。
    康德胜拿着主将的尚方宝剑,视察一番,清军防务的疏漏是瞒也瞒不住。
    赵沃和黄桂兰两人整天花天酒地的,在越南以天朝上邦将军的名义做土皇帝,甚至土皇帝都没有他们爽。比如黄桂兰,喜欢越南女崽,每天据说招三四十个土娼。
    防线有漏洞,黄桂兰给出的理由超级强大:空着的地方(防线缺口),都是给王德榜留的。王德榜何许人也?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现任两江总督的左宗棠手下的悍将!左宗棠称之为“楚军之冠“!不过他的部队才刚刚扩充募集,此时尚未进入广西呢!
    来?
    需要时间。
    红旗军这里,仅有一营兵力,自然算是防线的漏洞。在上司的压迫下,赵沃这才给李林杨写了封信,并且下发了一个月的饷银。而且,赵沃对李林杨非常不满:你已经是我的人了,竟然两个月不来上门拜访,成何体统!
    李林杨曰:你特么的将令写的清楚,没有命令不得擅自离岗啊!
    其实李林杨也希望到处走走,至少去见见心目中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刘永福吧。
    当然,李林杨也不是那么规矩,关键是新兵训练的事情太忙了,三个月必须具备战斗力,亚历山大。
    赵信平假模假式的还替东翁(赵沃)慰问了一番:还需要什么帮助啊?
    “最大的问题是:兵力不足。”
    面对这样的困难,赵信平摊摊手,没有。
    “其次嘛,炮弹多给点吧。”
    这个倒是可以,赵信平当场同意,于是红旗营又得到一百五十发炮弹。这次没额外花钱。
    就在紧张的气氛中,二月二十日,法军攻占了芹泽关。由于芹泽关并不在新安江以北,而是在新安江以南,算是清军的外围预警阵地,故此称不上多重要。
    但是,不管重要不重要,新的战斗已经爆发,赵沃和黄桂兰两人,根本就没有把这个情况通报全军,更没有向总指挥徐延旭报告。败仗嘛,能隐瞒就隐瞒!
    简直是扯淡啊!红旗军硬是不知道这个消息!
    对红旗营来说,变化还是有的,那就是扶郎的守军增加了两个营。这两个营算是清军的正规军,领军将领是广西总兵陈的贵。
    看似好事,但还不如此前的两个杂牌营好沟通呢。陈的贵是广西的一名正牌的总兵官,属于左翼统领广西提督黄桂兰的手下。
    地位差距摆在那里,陈的贵因此根本不爱搭理李林杨这个杂牌军而且还是赵沃的手下。未来战斗中协同作战,那就很难说会怎么样了。
    二月二十八日,已经到了月底,李林杨正在新得到的9厘米大炮前会同炮兵一起研究战术。仅仅三个炮手,却有三门大炮,本身就紧张。而鲁安这个炮兵排长,作为炮手合格,但作为排长,就实在是难以胜任。因此,李林杨不得不亲自参与,一遍一遍的讲解战术,亲自计算设定射击诸元,否则很难发挥三门大炮的威力。在红旗军的骨干士兵初具战斗力之后,李林杨又开始发愁军官了!
    “战后,必须挑好苗子,读军校!”
    就在这时候,传令兵刘闩跑来报告:“一个叫黄花探的越南人,自称是起义军,来求见。”
    那就去看看。
    李林杨进了弥勒寺,看到一人,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岁年纪,但胡子挺长。此人长相很是威武,身材虽然不高,但是却相当雄壮,并不同于常见的瘦小枯干的越南人。
    “在下黄花探,手下有三五百弟兄,以抗法为宗旨....”
    你别说,这句话虽然不那么正宗的汉语,但李林杨还是听明白了。
    这是一支越南民间的起义军!
    “说说,为何而来。”
    “那个,那个。”
    黄花探转了越语,看起来前面那句话是练熟的。
    现在红旗军中有好几个会讲越语也会说汉语的,于是叫了一个当翻译。
    过程就不一一详述,总之,因为红旗军的军纪极好,短短两个月名声已经传了出去。黄花探此来,乃是为了寻求合作。
    这个合作内容呢?两军合伙作战,但是红旗军要给黄花探的义军提供一些武器弹药以及粮食,越南的起义军乃是穷鬼。黄花探身为义军,稍稍的有那么点底线,没有抢劫民间以筹集军费。当然,更大的可能是黄花探的力量尚不足以攻克一处县城之类的地盘,他虽然有四五百兵力,枪支只有四五十条,而且几乎全是前装的火药枪,其他的武器都是冷兵器。
    “合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