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时,一位身材魁梧的副将站了出来,满脸怒气地说:“大人,南诏太过嚣张,我们薛延陀可不是任人欺负的,不如直接出兵教训他们一顿,看看他们还敢不敢跟大安皇帝联姻。”
这正是张寒心中所想。于是,他点头同意:“好,我们就发兵南诏,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省油的灯。这次行动,我们不要金银财宝,也不要粮食药材,只要让他们明白我们的厉害。”
众人一听便知,这是要给南诏一个惨痛的教训,让大家见识到挑衅薛延陀的后果。将领们对此纷纷表示赞同,因为他们深知,只有展示出自己的实力,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
而在南诏境内,人们正沉浸在公主即将远嫁大安皇帝的喜悦之中。
这真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毕竟,我们的公主是被大安带走的。
当时大家都以为大安的皇帝肯定不会轻易放过她,可能会提出某些交换条件。
但没想到的是,大安的皇帝竟然决定迎娶公主为妻。这个消息很快就在九州大地上流传开来。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们心里都有些暗自高兴。我,阿布林,曾经计划过与薛延陀合作,打算再次攻打大安,希望获得一些土地、粮食和药材。
那时候,我做好了孤注一掷的准备,成功了就能让族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自己也能成为南诏的英雄;失败了,就会面临灭顶之灾。
但现在有机会与大安联姻,我自然放弃了与薛延陀的合作,单方面终止了协定。
说实话,我原本并不愿意让心爱的女儿远嫁到遥远的大安。
当我读到女儿来信中的坚定决心时,我知道这是为了南诏的未来,我必须支持她的决定。
大安的强大令人敬畏,但他们愿意接纳我的女儿,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然而,由于我单方面终止了与薛延陀的协定,导致薛延陀突然发起了攻击,在我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摧毁了一个城市。
面对这场灾难,我深感后悔。
现在我才意识到,与薛延陀合作其实就像与虎狼共谋。薛延陀表面上看起来温和,但实际上它一直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力量。
过去,他们在别的小国衰退时却能迅速崛起,这背后隐藏着的是他们的实力和野心。
这一切,我们都曾忽视了。
最近,他们单方面撕毁了协议,这让薛延陀感到不满,进而发起了攻击。
这段时间,南诏国深受疾病困扰,国力因此大大削弱。
尽管南诏提供的草药缓解了一些问题,但他们还没完全恢复过来。
突如其来的战争让他们措手不及,伤亡惨重,城中到处都是尸体,苍蝇围着尸体飞舞。
南诏军队几乎无力反击,伤亡人数超过了五万。这时,南诏才意识到他们面对的是多么强大的敌人。
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恐慌。
消息很快传到了大安国,林乾皇帝听后十分震惊,立刻站了起来。他没想到薛延陀竟敢如此无视他,尤其是考虑到他正计划与南诏联姻,两国即将成为亲家。
“这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林乾问道。
传令兵神色复杂地回答:“陛下,这是五天前的事,如今南诏全国都陷入了恐慌。”
而且,这次进攻南诏的士兵似乎比以往更为凶猛。
大臣们听后陷入了沉思,没人想到南诏会如此脆弱,被薛延陀打得这么惨。
然而,没等他们讨论完,门外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新的信使匆匆进入宫殿,跪下禀报:“陛下,南诏来信!”
林乾立即示意信使呈上信件,当他迅速浏览完信的内容后,脸上露出了严肃的表情。大臣们虽不清楚信中具体内容,但从陛下的表情可以推测到事情的严重性。
林乾紧握着信纸,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脸上显露出怒意。
“南诏请求我们立即派兵援助。”他的话音刚落,满堂哗然。
这消息非同小可,因为这意味着南诏的局势已经十分危急。
然而,这才过了五天,他们就已无法独自应对了吗?
众臣记得不久前,蔡康曾率领大军冲破敌围,英勇无比。
但现在看来,南诏的表现似乎与预期大相径庭。
更让人意外的是,在大安与南诏宣布联姻后,薛延陀竟选择此时进攻南诏。这显然是对大安的无视。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黄建面色铁青:“这薛延陀真是胆大妄为,竟敢对我们的人下手。”
“他们明知南诏与我们结亲,还敢挑衅,实在是欺人太甚。”众人纷纷赞同黄建的说法。
对于薛延陀的屡次挑衅,朝中早已忍无可忍。韶州之战的怨气至今未消,这次终于有了反击的机会。
“陛下。”众臣齐声说道,“我们不能再退让了。若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还不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事来。”
蔡康年轻气盛,不久前才从薛延陀归来,并因此为母亲赢得了荣耀。此刻,他激动地走出队列。
“陛下,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给薛延陀一个教训。”蔡康坚定地说,“尤其是在我们两国即将结盟之际,他们的行为无异于藐视我们。长此以往,恐怕再没有国家愿意与我们交往了。”
林乾心里很清楚这些道理,但他没想到薛延陀这次竟如此强势且不留情面。原本在林乾眼中,薛延陀不过是不足挂齿的小角色,但现在看来,他低估了对方。
薛延陀不仅隐藏着不少底牌,手段更是不容小觑。
既然薛延陀已经触及了他的底线,林乾决定不再容忍。
如果连自己的盟友都无法保护,又怎能让人信服追随他?
想到这,他的脸色变得冷峻。“立刻通知林远王,让他派遣十万兵马支援南诏。我要让薛延陀知道,我决心守护的人,无人能动。
南诏既是盟友,我定会护其周全,一切损失我来承担。我会证明,跟随我,只有更好的未来。”
大臣们听了这话,感到扬眉吐气,多年的怨气终于有了宣泄的机会。皇帝决定出兵,正是他们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