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不必拘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林乾也理解蔡康年轻气盛,况且第一次领军便取得了胜利,那场战斗打得十分出色。
    想到这里,林乾继续说道:“这次的战斗你就别想了,我心里有数。”
    “你年纪还轻,将来有的是机会上战场。”
    “所以这次你就别挂念了。”
    “这次对薛延陀,我是绝不会手软的。”
    林乾提到韶州之战,周围的人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的寒意,不由得心惊。
    没人知道林乾对那次战役有多重视。
    大家都劝他攻打那些参战国,但他拒绝了。
    他知道,短暂的胜利意义不大。
    那时的大安虽能胜,但代价高昂,几乎是以命换命。
    那时的大安还不富裕,若真开战,更多百姓会受苦。
    这会导致长久积累的问题爆发。
    高官显贵或许不懂,战争最苦的是百姓。
    他们不会挨饿,可百姓怎么办?
    因此他放下成见,暂时放下仇恨。
    在他离开的五年间,他命令军队不与外界接触,转而大力发展国内。
    如今时机成熟,他认为时候已到。
    既然薛延陀不知收敛,他也不再留情。
    想到这,林乾冷冷地说:“薛延陀一再挑衅,难道以为我怕他们?”
    这时,柳青神色凝重地冲了进来,喘着气说:“陛下,阿达汗去世了。”
    听到这消息,林乾面无表情,眼中却闪过一丝寒光。
    其他人则满脸震惊,没想到阿达汗竟已离世。
    以前他们就听闻过阿达汗的名字,说他力大无穷。
    据说他一拳就能撂倒一头壮牛。
    可怎么突然间就没了呢?
    当柳青看到众人满脸疑惑时,便开口解释道:
    “上次小将军蔡将军去薛延陀带走了明珠公主,接着林王爷在城墙上一番讥讽,让阿达汗颜面扫地。”
    “当时阿达汗气得吐血,被人抬了回去。”
    “从那以后,他就一病不起,最终病逝。”
    林乾对此表示怀疑,认为一个大老爷们儿不可能这么脆弱。
    他听说现在草原上的事务是由军师张寒在掌控,估计这事背后也有张寒的手脚。
    不过既然有人帮他解决了阿达汗,他也乐得顺水推舟。
    最好是让他们内部争斗不断。
    “看来那个没用的傀儡终于滚下台了,被人利用了这么久,还以为自己真有什么能耐呢。”
    蔡太师听了林乾的话,明白林乾早料到了这种结局。
    毕竟他们的皇帝英明神武,这种事情岂能逃得过他的法眼?
    只是背后那位究竟有何等手段,竟能悄无声息地控制了薛延陀?
    蔡太师接着说:“如今前线战事已趋于平稳,随着阿达汗的离世,薛延陀也开始撤军。”
    “他们说是为哀悼阿达汗,暂时休战。”
    林乾当然不会相信这些借口。
    他认为薛延陀的军师此举必有其私心。
    尽管现在他已掌控了薛延陀,但这不代表他不想走到台前。
    或许薛延陀即将迎来新的变局。
    不过这暂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他也不想插手。
    他的士兵们与薛延陀周旋多日,早已疲惫不堪。
    既然薛延陀已退至安全区域,他打算让林远将军带领部队撤回休整。
    况且,距离他与明珠公主的大婚之日也不远了,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他曾向三位女子许下诺言,承诺不再将其他女子迎入宫中。然而作为君王,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诸多困境。
    这次的政治婚姻虽非本愿,但他深知若不如此,国家将会面临诸多纷争,边境的百姓也将饱受战火之苦。
    因此,他只得接受这桩婚事。
    他心中暗自庆幸,所幸赵婉儿早已不在宫中。
    若她仍在,必然会对这突如其来的婚讯感到不满。想到这里,他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惆怅。
    毕竟迎娶明珠公主的消息已传遍了整个大安国,赵婉儿不可能不知晓。
    但她至今没有音信,让人揣测她的想法。然而,既然大局已定,他已没有回头路可走。
    决定与南诏国联姻,不仅是巩固两国关系,更是为了威慑周边三十六个小国,彰显大安国力。他决心履行这一使命,无论多么艰难都要坚持到底。
    朝臣们想到不久后三十六国使者前来朝见的情景,心中亦充满了期待。
    大安国如今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万国来朝的梦想似乎触手可及。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薛延陀方面却始终没有动静,战争似乎悄然平息。
    尽管如此,薛延陀上空仍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
    但林乾认为薛延陀的问题并非一蹴而就能解决,于是将注意力转向即将到来的婚礼。
    大婚之日,各国使节纷纷抵达大安,原本在大安与薛延陀之间犹豫的小国,见薛延陀毫无反应,纷纷倒向了大安。
    婚礼当天,宫中张灯结彩,一片喜庆。各国使节齐聚大殿,等待见证这场盛大的婚礼。
    南诏国的使团早早到场,尽管他们的公主只是成为大安皇帝的嫔妃而非皇后,但这已足以让他们感到荣耀。
    南诏这几年的日子过得很是压抑,但现在公主与大安皇帝结为连理,南诏终于有了坚实的后盾,人们也开始扬眉吐气。
    北极殿内,明珠公主正对着铜镜,望着满头的饰物。这是她首次梳起大安的发式,穿上大安的衣裳。
    自从到了大安,她一直穿着南诏的传统服饰,以此表明她的身份。
    而现在换上大安的装扮,意味着她将成为大安的一分子,这让明珠公主心中五味杂陈。
    今天早上,林太后带着赵长宁和耶律晴蓝来到了北极殿。见到坐在镜子前的明珠公主,林太后的脸上洋溢着欢喜。
    她觉得宫里太过寂静,尤其是赵婉儿和知意离开后,更是冷清了许多。
    尽管知道她们将来会回来,但现在宫里缺少生气。
    林太后认为多些嫔妃能让宫廷更热闹,也能增加皇室的子嗣。她觉得明珠公主清丽脱俗,丝毫不逊色于赵婉儿。
    她知道皇帝对皇后情深意重,但赵婉儿离宫后,皇帝心情不佳,很久没踏入后宫。
    因此,林太后希望新的面孔能给皇帝带来一些慰藉。
    想到这里,她慈祥地笑道:“真好,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不必拘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