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林乾明白他们的真实意图。既然话已至此,他知道今天必须得解决这些事情。
于是,他挥了挥手,叹了口气说:“好吧,大家都起来,跟我到御书房去。我知道肯定没好事,大概又是一堆麻烦等着我呢。”
众人听后尴尬地笑了笑,显然感受到了陛下的不满。他们赶紧跟随林乾前往御书房。在那里,气氛显得格外沉重。
虽然大部分事务并不算特别棘手,但有一件事情让林乾感到格外头疼。毕竟,朝廷内部很少会有真正的大乱子。
大安帝国正井然有序地运转着。这时,梁思辰面色凝重地步入了议事厅。
“陛下,关于对薛延陀开战一事,老臣认为我们应当暂缓。”梁思辰沉声说道,“如今的大安实在难以同时应对多线作战。”
林乾听后,眉头紧锁,不解地看着他:“你说的大安无法分身应战是什么意思?”
梁思辰解释道:“尽管我朝国力强盛,但目前粮食储备遇到了困难,这将影响我们与薛延陀的战争准备。”
“那么,不如暂时搁置此事,待时机成熟再议。”梁思辰建议道。
闻言,林乾勃然大怒,挥手间茶杯应声落地,令在场众人无不惊惧。
“这是怎么回事?”林乾面红耳赤地质问道,“为何会缺粮草?”
面对皇帝的质问,所有人都垂下了头。他们未曾预料到物资短缺竟如此严重。
林乾目光转向蔡太师,语气冰冷:“蔡太师,你是主管此事的人,请说明原委。”
“若此时撤军,薛延陀是否会迅速恢复实力?又如何保证他们不会趁机反攻?”林乾的声音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蔡太师咬牙承认错误:“陛下,确实是我们的疏忽。原本计划两个月内结束战斗,粮食勉强足够支持五十万大军。
然而,战争拖延至今已超过预期,每日消耗巨大,库存逐渐见底,不得不考虑长远。”
听完蔡太师的话,林乾沉默良久,心中明白情况确实棘手。
她思虑欠周,拖延了许久,导致大安如今的优势逐渐丧失。林乾深知每日有数十万人等待着食物,这压力之巨大。
蔡太师的话并非虚言,他是个精明能干之人;若非无计可施,断不会将难题上报给自己。
林乾理解蔡太师的困境,也明白大安当前的真实状况——不能把全部国力都投入到对抗薛延陀中去。
周围的小国正虎视眈眈,一旦大安显露出任何弱点,它们便会像饿狼般扑来。
这时,梁思成上前说道:“陛下,我们深知您为此事焦急万分,甚至亲自冒险前往焕颜湖。然而,实在是别无他法。
现在摆在面前只有两条路:一是迅速出击,击溃薛延陀;二是暂时忍让,等到春收之后粮草充足再行动。”
但林乾并不赞同拖延策略。在他看来,薛延陀已是困兽犹斗,放任不管只会让它恢复元气。
“你们这是在开玩笑吧?等我们粮草充裕时,薛延陀岂不是已经缓过来了?”他反问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时间,难道你们不明白吗?”
大臣们沉默不语,内心其实更倾向于撤军。尽管认可林乾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一切决定,但现实情况是大安难以立即击败薛延陀。总不能让士兵们空腹作战啊。
林乾见状愈发恼火:“你们站在这里做什么?我给你们高官厚禄,难道这点小事都解决不了?”
他怒道,“既然缺粮,那就从富饶之地调拨过来。这些年南方地区发展良好,粮食应该很充裕,就从那里开始调集。”
蔡太师听罢林乾的话,脸上露出了一丝难色。他心里明白,这些办法都试过了,但执行起来实在困难重重。
“陛下,老臣早已向各方求援,可他们都说无粮可调。”蔡太师无奈地说道,“即便强行征调,也只能满足五十万大军一个月所需。”
林乾眉头紧锁:“如果现在就调动这五十万人马,就算日夜兼程,也得十几天才能抵达战场。加上作战时间,恐怕战事将拖得很长。万一后续补给跟不上,不仅无法收复失地,反而会白白浪费资源和人命。”
林乾深知士气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一旦中途撤军,必将严重打击军队士气。然而,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持,即使出兵也是徒劳无功。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更加阴沉,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御书房内的众臣。
“大安国力日渐强盛,百姓生活日益改善,为何却连最基本的粮草储备都没有?过去艰苦时期尚能筹措到粮食,如今日子好了,反而短缺了?”林乾质问道,
“你们这些官员究竟在做什么?是贪污还是怠政?若不能胜任其职,就让贤于他人!”
他继续厉声说:“各地府库空虚,难道是因为你们管理不善吗?朕不相信,在这样一个繁荣的时代里,竟然找不到足够的粮食来支撑一场战役!”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无不震惊,纷纷低头不敢直视。
终于,一位大臣鼓起勇气回应道:“陛下,我们确实尽力了,但事实就是如此,库存已尽。虽然仓库数量不少,里面却是空空如也。请陛下明鉴,这不是欺瞒之词。”
面对这样的回答,林乾感到难以置信。
毕竟,在过去的五年间,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本以为国家基础已经大大加强,没想到竟会在关键时刻暴露出如此严重的短板。
五年来,大安国在林乾的引领下稳步发展,一切似乎都按计划进行。按照道理,现在的国库应该富足,足以应付各种需要。
然而,为何如今却显得如此捉襟见肘呢?林乾的目光转向了蔡太师。
蔡太师察觉到了皇帝的眼神,苦笑一声,点了点头,显然他心中明白皇帝的意思。
而林乾的情绪终于爆发,猛地推翻了书桌,怒吼道:“混账!”他质问道,“这些年我推行改革,百姓的生活日渐改善,为何朝廷竟穷困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