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日前,朔康十年正月三十。
晚间又起大雪,炉上火连绵,煎药锅中苦味弥漫,医官掀盖加药,药童轻摇蒲扇,将武火转温火。
长馨殿中,蔺黍从晨起得信便一直坐镇这处,杨氏急得几欲昏厥,蔺禾将她劝回了院中,淳于诩封锁消息守在百官集会殿,蒙乔尚留州牧府如常处理冀州大小事宜,不让人看出端倪......
蔺稷身子不好,入冬发病,这几年来,至亲也都知晓大概。于外头,虽有心隐瞒,但到底年复一年,时日长久,慢慢的有些官员将领也能猜到几分。人吃五谷,患病也正常,丞相府中汇集四方名医,有的是名贵药材,总能调理。故而诸人关心,却
也不曾忧心。
只是谁也不曾想到,今岁一场昏厥,竟让医官有片刻功夫脉息难寻,人又过久不醒。府中公主不在,告知老夫人后,方请来蔺黍,做出这番布置,只当是杨氏染恙,蔺黍前来侍奉。
索性蔺稷在这日晚间时分回转了意识,清醒过来。
诸人松下一口气。
他起身坐靠在内寝榻上,案边放着才送来的药,热气氤氲,勾勒出他的轮廓。
他醒了有一会的,林群守在榻边,自然首个见到他。将病情如实告知,他便沉默至今,眉眼枯寂,身形萧瑟,似云雾缭绕的暮色中一匹离群的孤马。
直待杨氏闻讯赶来,他才有些反应,挥手示意林群出去。
“瞧瞧,瘦了这样一圈!”杨氏端了药坐在榻畔吹凉,“总以为你是个自个会保重的,平素少看顾了你一些,你这弄出......脉象都摸不到了,是要吓死阿母吗?”
“前个给阿母请安,您还说我壮实。这才两日,不许夸张!”蔺稷眉间的茫然在杨氏入屋的一瞬收敛干净,只撑着起身凑上去给母亲拭泪,“天冷受寒,晕了一下子,阿母莫要担忧。
“索性入内时,林群也这般说。”杨氏剜他一眼,持起勺子喂药,“你莫嫌阿母唠叨,你这般病着,也不见殿下陪伴。她是公主之尊不假,但也是你妇人,夫妻就是要相互扶持搭伴的。她倒好,人影都不见。”
“她在漳河,这样大的雪,如何回得来。”提及隋棠,终于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
那处草庐没有地龙,炭盆也极难烧热,虽说可以借住在周遭百姓家中,城外都尉府也可下榻,但总是不如在眼前让他安心。
万一百姓家还不如草庐,万一都尉府饮食疏忽,再说草庐距离最近的都尉府也有五六里路,未必过得去……………
“阿母说得就是这处。她一个妇道人家,抛头露面作甚?少了她那处水渠就不挖了吗?她呀,就是一门心思为着她弟弟,分你的权!”
蔺稷一口药梗在喉咙口,缓了缓方咽下,“这话何人与阿母说的?”
“还要与人同我说吗?这些年邺城之中传得还少吗?不过是不敢传到你耳中,不敢在你面前说!”杨氏摇了摇头,叹气道,“阿母实悔,当初瞒着你接了天家这门亲。”
蔺稷从杨氏手中接了汤药,解释道,“殿下自小在漳河长大,熟悉那里的环境,也晓得当地民众所需,这两年那处民众不敢与官员提的要求,不敢直言的心里话,便都与她说了。她听了记下回来与我相商,如此在挖渠修渠时,也可尽可能减少民
众们的损失。她为的是百姓,不是天子。’
“你说的这些自有道理,阿母闻来也感念她辛苦。但是她做了再多的好事,世人只会说是公主所为,是公主代天子所为。君与夫之间,到底君在前。”杨氏脑海中想着自己手足的话,如数劝说儿子,“三郎,你好好想一想,她但凡有同你一心,存
着长久的心意,为何她不愿给你生个孩子?我知道,她一直喝药调理身子。但焉知她是否早早故意败了自个身子方来到你身边,惑得你非她不可......她这分明就是借你的权塑她兄弟的威望,说白了,不生孩子于她更是利大于弊。利在来日她离开
你,可无所牵绊。
这样直戳根底的话,杨氏说不出来,抬眸看她。
被看得久了些,杨氏难免心虚,一边催他用药一边目光躲闪道,“阿母也不是完全容不下她,她要忙她的,你既纵着,我也没法子。但是你屋里头一定要有人??”
话到这处,杨氏便也索性在儿子面前硬气了一回,“你且让她大气些,妾室诞下的孩子,自然也都是她的孩子,没必要………………”
“阿母!”蔺稷将药搁下,截断杨氏的话,面上生出两分不达眼底的笑意,“那你可有人选了?”
杨氏见儿子松口,大喜道,“就是你舅母和姨母家的两个姑娘………………”
“我知道了。”蔺稷问,“淳于诩在外头吗?”
淳于诩乃丞相府长史,掌管内外事宜,与蔺稷又私交尤密。杨氏闻要唤他,心中确定七八分,赶忙点头,冲着外头道,“让望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