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进了玉城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眼下,有三个法子进玉城。
    一,腿着去(步行)。
    沿着太任路,一直往东走,走一个多小时,再穿过一座桥,就进玉城了。
    二,搭便车。
    拦住朝东行驶的驴车、二八大杠、拖拉机等,递点礼,托人捎带一程。
    三,坐班车。
    玉城有一客运站,每天,站内的班车,都会往返于各乡镇之间。
    对此,沈青选第三个法子。
    他在路口等了半个小时,一辆破败的小班车,才幽幽从西边驶来。
    车头上部写着:陈庙–玉城。
    杏香镇西边,是营口镇。
    陈庙,位于营口镇的西北部,与阳城接壤。
    沈青大幅度摆了摆手,班车缓缓停下,噗呲一声,有人拉开了车门。
    这年头,路上没有站台,想坐班车,提前几十米摆手就行。
    沈青卸下背篓,抱着它上了车。
    车内,有一条竖着的过道。
    靠门那一侧,安了一列座椅,另一侧,安了两列座椅,车尾,也安了一排座椅。
    车上乘客零零散散的,但都带了很多东西,有鼓囊囊的麻袋,有藤编的背篓,甚至有扁担和箩筐。
    车上配了一司机,和一售票员。
    售票员生得一张银盘脸,毛躁微卷的头发,用一鲨鱼夹固定在了脑后。
    售票员拉上车门,班车再次启动,行驶在太任路上。
    “小伙子,去玉城,一人1毛2。”
    “好~”
    沈青付了钱,售票员在本上写写画画,末了,撕了一张票递回去。
    沈青接下票据,“大姐,我没进过几趟城,对城里不熟,我想跟你打听一下,城里的中药铺,都在哪个方位。”
    “中药铺...容我想想。”
    售票员思索一番。
    “小的,我不清楚,大的,我知道两家。
    一家,在县医院斜对面。
    一家在北郊,可远了,进城再坐车,坐半小时才能到。”
    “那我,去县医院旁边那家的。”
    “等车过了桥,我喊你下车,再顺当给你指下路,县医院很好认的。”
    “那就先多谢了。”
    “乡里乡亲的,甭客气。”
    售票员抓着扶手,透过车窗,看着不停往后倒退的景色。
    班车向东行驶着,偶尔停下来,载半路搭车的乘客。
    二十分钟后,班车转了一个大弯,又驶了一里路,便向北拐上了大桥。
    大桥,由钢筋+水泥搭建而成。
    上设栏杆、两侧立石墩,用来限高、限宽。
    护栏不高,沈青透过车窗,眺望沙谷河景色。
    满载沙土的大船们,穿梭于宽阔的沙谷河,河两岸郁郁葱葱,种满了杏树,蝉鸣声更是此起彼伏。
    沙质土壤+盘错的树根,是知了猴的绝佳栖息地,跑杏林捉知了猴,收成指定不赖。
    过了大桥,就算进城里了,道两旁开有商铺,卖点五金、农具、金银元宝啥的。
    售票员:“林师傅,前方路口停一下。”
    “好嘞!”
    班车行了百来米,遇到‘十’字路口,向东拐了一下,便缓缓停下了。
    售票员领着沈青下了车,拐回‘|’南北向的大道上,指着北边道:“这条路,叫人民路,我手指的,那个最高的建筑,看到了没?”
    离大桥二里远,有一四层楼高的建筑,在一众一二层楼高的房子衬托下,它属实很扎眼。
    玉城,窑业兴盛,南边有船运,北边有媒矿,郊区还有一条铁路,是以其发展程度,领先于旁的县城。
    “看到了。”沈青点了点头。
    “那叫东华商场,是玉城最大的百货商场。
    其南边有一‘+’字路口,从那往东拐,走个三四百米,就能瞧见县医院了。
    广益堂,就在县医院的斜对面。”
    “好~”
    沈青从篓内拿出乒乓球大的木芙蓉叶团,递向售票员。
    “指个路而已,哪能收你礼?”
    “自家做的叮叮糖,不值什么钱,带回家给孩子吃吧。”
    售票员听到‘孩子’二字,笑眯眯接下叶包,并揣进了兜里。
    “谢喽,我替我三孩谢谢你。”
    说完,她小跑几步上了车,还关上了车门,班车启动后,渐渐驶远了。
    沈青则背上背篓,向北边走去。
    ……
    人民路,是玉城的主路。
    路两旁的房屋,约有一半挂着门头做生意,如包子铺、板面馆、裁缝铺、修车铺等等。
    沈青记得舅舅许保康曾说过,其三女儿许玉盼,在东华商场旁的一家钻营徽菜的饭店,叫客来居,当传菜服务员。
    待会儿,卖完人参,可以过去看一看。
    沈青走了十来分钟,就走到了售票员口中的‘+’字路口。
    他往东拐了三百来米,看见路北的县医院,病人、家属,在医院大门口进进出出的。
    又走了五十米,看见路南的广益堂了。
    门面很宽,门头宏伟大气,褐色的牌匾上,刻着‘广益堂’鎏金大字。
    隔老远,都能闻到中草药的气味,进店后,气味浓稠了好几倍。
    大厅内,长条形、半人高的柜台后面,竖有数排嵌有无数标药名小抽屉的货架。
    穿长褂的医师们,往返于货架间,按照方子抓取适量药材。
    柜台旁,站着数名等待交药方的人。
    大厅的左边,是个休息区。
    摆了几套桌椅,每桌上一壶解暑汤,几个老头,正坐在那儿下象棋。
    正对着门口,有一竖向通道,道的两旁,隔几米远,就有一扇木门,门上还钉有木牌。
    这时,一面带笑意的瘦小伙,快步走到门口,“您好,来看病,还是来抓药啊?”
    “你这收药材吗?”
    小伙悄摸打量来人,背篓蛮大,肩带压汗衫压得不紧,不过药材晒干后,普遍不压秤。
    “收,您打算卖啥药材?”
    “野人参!”
    “人参啊!”
    小伙脸上笑意更浓了,人参,尤其是野人参,那可是实打实的紧俏货。
    “店里有专门的人,负责收购名贵药材,来,请随我来。”
    “好。”
    沈青随着小伙进了长廊,停在左边第三扇门前。
    咚咚---
    小伙敲响木门,“黄先生,有人上门卖药材。”
    “让他进来。”
    低沉有力的嗓音,自屋内传来。
    吱嘎---
    小伙推开门,“大厅还有事等我去做,我就不进去了。你进去后,直接坐下就行,黄先生人很好的。”
    “成。”
    沈青进了屋,顺当把门关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