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丝、红枣丝、黄栀子等一同熬煮,需用中火熬个40分钟。
姜丝发汗暖胃,红枣丝养气补血,黄栀子泻火上色,加它们进去,不仅能提升梨膏的成色,还能增加它的药效;
再次!
借助纱布过滤掉渣子,得到一大盆浅红色汤水,重新倒回大锅,加足够量的土冰糖,继续熬煮;
接着!
当土冰糖完全融化,夹出一根根棉线(冰糖自带的),撤掉一半的柴火,中火转小火熬,为防止糊锅,需握着大勺持续搅拌汤汁;
最后!
搅到汤汁发黏,呈现诱人的枣红色,还冒绵密的小气泡时,撤掉剩余的柴火,冷却一小会儿,就能装进陶罐了;
熬梨膏,不能熬得太稠,也不能熬得太稀。
稠了,遇水不好化开,稀了,不耐储存,药效还不够。
50斤的软儿梨,拢共熬出两罐半的梨膏,估摸有个近四斤。
沈青收起陶罐,又清理了一下厨房,便拎盆去了压水井旁。
……
太阳落到了地平线以下,仅存的一丝晚霞余晖,正在与浅灰色的天空争夺领地。
这时,沈小花拉着小美,跑进了院子。
尽管,半个月前捡的那只喜鹊雏鸟,已经送给小美养了,但是,沈小花仍然很关心那只雏鸟。
这几天,她抽空绣了一条帕子,想让小美带走,给喜鹊当垫子使。
二人一跑进堂屋,就瞧见桌上有一对角相系的帕包,缝隙内露着一朵朵红花。
“一串红?!!”沈小花捂嘴惊呼。
许家寨小学的花园内,也栽了一些一串红,可惜...太抢手了,一开花,就被人揪走吃了。
她喜欢吸一串花,但鲜少能抢在别人之前揪到花。
“哥~”
沈小花扒着门框,朝压水井呼喊。
“桌上的一串红,我和小美可以吃吗?”
哗---
沈青双手捧起一捧水,洗了洗脸和脖子上的汗。
天气虽然渐凉,可厨房生着明火啊,室温直逼盛夏,尤其是持续搅锅那会儿,热气源源不断往人脸上扑,跟蒸桑拿一样。
“吃吧,原本就是特意给你留的,墙角的藤篮里有糖包子,你俩也拿出来吃吧。”
沈小花闻言,眼睛猛的一亮,小孩子哪有不喜欢吃甜食的?
她冲到藤篮旁,见篮内装了数个紫皮糖包子,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她拿出两个大的,分给小美一个,轻轻把自己那个掰成两半。
成簇的紫色花蕊,裹满了糖浆,泛着诱人的水润亮泽,活似一颗紫宝石。
“哇,好好看。”
不过再好看,也逃不掉被吃的命运,沈小花张嘴咬了一口。
绵密甘甜,好吃到爆,嘴唇沾上的浆液,也舍不得用手擦掉,直接伸舌舔干净。
“小美,你不吃吗?”
“吃~”
小美掰开糖包子,下一秒,眉毛拧到了一块,概因花蕊内有一个虫子尸体。
小小的,黑黑的,像一只长了翅膀的蚂蚁。
小美捏掉虫子,张嘴啃花蕊,唇周沾上浆液也不擦,直接用舌头舔。
吃完糖包子,二人开始吸一串红的花蜜。
兴许是有珠玉在前,二人觉得一串红不咋甜了,但花香味很浓。
当桌上的帕包瘪下一半时,小美拿着一条绣有‘小鸟啄虫’的帕子,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沈小花抱着狸猫,狡黠的问道:“哥,透个底呗,你在哪摘了这么多一串红?”
沈青岂会猜不出她的小心思,想弄清一串红的地址,往后时不时过去摘点花吃。
“甭想了,那地方老远了,骑车都得四五十分钟。西边营口镇,有人请我去治树,在人村庄路头发现的。”
沈小花抿了抿嘴,“一帕包的花,够吃了,嘿嘿,吸掉花蜜剩下的花瓣,还能捣碎染指甲呢。哥,晚上吃啥啊?”
沈青忙了一天,没打算做晚饭,所以之前路过镇集上,才会买了些现成的吃食。
“啃大饼,喝油茶。”
沈青领着小花回了屋,从厨柜内拿出一道道吃食,放到桌子上。
大饼,是发面饼,厚约1.5厘米,大约水缸口,面里掺有葱花,一般是称重卖。
油茶,有点像胡辣汤,但没那么稠,口感也轻点,里面加有花生、豆腐皮、海带丝一类的。
买的是两掺款,就是油茶上方,盖了两勺豆腐脑。
杏香镇虽位于南北交界带,但豆腐脑...都是吃咸口的。
除此之外,还买了一份凉拼,和一份卤鸡爪,自上次竹棚竣工宴,他就发现小花爱吃鸡爪。
这不,沈小花一落座,就拿起一个鸡爪开啃。
沈青则抱来半罐梨膏、两个空碗,往每个碗里舀两勺梨膏,再倒温水化开。
梨膏一遇温水,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