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给野兔下套(二合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所谓瘴气。
    一指疟疾、脚气、出血热、黄疸等疾病。
    二指山林或沼泽中对人有害的雾状物,分为毒瘴、虫瘴、烟瘴。
    毒瘴,是动植物腐烂后,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产生甲烷、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气体。
    虫瘴,是由成群的飞虫或爬虫,构成一道道屏障,令人寸步难行。
    烟瘴,是丛林间蒸发出来的湿热雾气,干扰人的视线,吸入过多,有得病疟的风险。
    连绵的青山,偶尔会弥漫起烟瘴,不过大都发生在10月至次年2月之间,但光凭‘路滑土黏’这两项,足以令沈青遵守‘雨二雪三’了。
    等待地被晒干的间隙里,沈青也没有闲着。
    他去镇上买了大料、铁丝、麻袋,做了老多辣片的调料。
    还寻了一些汽水瓶般粗的树枝,锯成55厘米长的小节,一端刻出一圈小凹槽,一端削成尖头。
    如此,制做野兔陷阱的材料,可算是备齐了,他坚信只要陷阱数量够多,就不怕没有幸运儿上套。
    ……
    9月10日,是雨后的第三天。
    湛蓝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絮,微风徐徐,远处的青山苍翠朦胧,近处的豆叶却摇曳出阵阵黄浪(要熟了)。
    嘎吱---
    此刻,沈青骑行在通往鸡头峰的乡间小路上。
    小路上长满了杂草,却又布有三条绵长的、无草的印痕,是由过往行人和车辆,常年走或碾压出来的。
    二八大杠的车后座,绑着两个背篓。
    一个俄罗斯套娃,里面套了个背篓,装些铁丝、木棍、麻袋、镰刀啥的,一个...装着头土猎犬。
    大黄扒着篓壁探出脑袋,观察沿路的景象。
    泛黄开始落叶的大豆,穗子鼓囊囊的玉米,响有哇鸣的沟渠,和长满茅草的沟坡。
    路过柿林时,沈青停下车,钻进了林子。
    柿树郁葱,硕果累累,个个都有半斤重,还压弯了枝头。
    柿树枝,高的约有十来米,低的堪堪到胸口。
    沈青走至一低枝旁,仔细观察枝上的磨盘柿。
    柿子的果皮,唯有底部泛着一丢丢黄,其余皆是青绿色的,表面附着一层白霜,触感硬如板砖,估计要再过一个月才能熟。
    沈青念及要上山打兔子,并未钻进柿林深处,在林边转悠片刻,就往林外走。
    没走多远,就瞧见树旁的大黄,抬起一只后腿,呲出一大滩水渍后,溜到他身边摇尾蹭腿。
    须臾,沈青出了柿林,把大黄抱进篓内。
    大黄前爪扒着车后座,狗身一弹一弹的,似乎想要跳上去。
    “想坐车后座?”
    汪---
    大黄亢奋吠叫,沈青便把它抱上车后座。
    “你先趴着,等我骑稳了,你再坐起来,甭乱动,坐累了就跳藤篓里。”
    大黄很有灵性,沈青话音刚落,它就低头趴了下来。
    沈青握紧车把,左脚独自踩车蹬子,向南滑行七八米后,右脚高抬划出一个大弧,便稳当当跨上了二八大杠。
    大黄坐起身,尾巴上的长毛,被风吹得乱颤,它仰脖眯着眼睛,感受兜风的快感。
    良久,车轮下的路,由平缓变成了斜向上,两侧,也多了个越往前纵高越长的土坡。
    土坡上,一会儿堆满枯红薯藤,一会儿爬满蛇莓。
    越往上走,车子行驶阻力越大,坐累的大黄,早就钻进篓内了。
    沈青干脆跳下车,抱出大黄,卸下套皮背篓,将车藏在红薯藤下面。
    随后,轻装上阵,开始爬山坡。
    爬了一里多地,脚下的路变平缓了,两侧土坡上的植被,也由藤类变成灌木,甚至是树。
    沈青驻足在一株拐枣树旁,凝眸望着一串串弯弯扭扭的果实。
    他发现有几串的果柄,已经变成了红褐色,那是其成熟的标志。
    果子长太高了,怎么摘下来是个问题,不过,这可难不倒沈青。
    他从篓内掏出镰刀和铁丝,又寻了一些结实的木棍,制成一个简易的长杆摘果工具。
    沈青对准一串拐枣,缓缓举起了长杆,镰刀摇摇晃晃间,伸到了拐枣果柄之上。
    轻轻一滑,斜密的锯齿,就勾住了果柄,再猛的向斜下方一拽,咔嚓一声,果柄折断落到了地上。
    沈青没急着够第二串,因为他突然想起一件事...前世,爷爷曾经说过,拐枣要经过霜打之后,涩味才会褪去。
    换言之,霜降之前,哪怕果柄变成了红褐色,仍然会很涩。
    沈青放下长杆,捡起那串拐枣,掰下一小节果肉,横截面是浅白色的。
    他剥掉果皮咬了一口,微微甜,像高粱杆一样,富含青草香,内有粗纤维丝,余味...跟舔了柿子皮似的,涩到舌头发麻。
    看来,想吃到甘甜不涩的拐枣,要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