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翰今从省城回来,周渔还专门去见了他一次,感谢他对自己的信任。
张翰今说的很实诚:“改革的春风已经吹起来了,如果囿于偏见,阻挡了南州的发展,我就是南州的罪人。我没有资格当这个罪人!”
不过经过这一次,张翰今对周渔也算熟悉起来,还跟她开玩笑,拿着报纸说:“你动作倒是挺快,我还没回来,广告就先上了!“
周渔也不客气,“我不是要放到省报讨论吗?也就是说,我是南河发展的样本,如果连样本都中规中矩,那后面的人怎么干啊。所以我得大胆做,路子拓的越宽,大家才好动起来!”
张翰今都乐了:“你说得对,所以,这次刘厅长也明确说了,你们动起来,我们不要着急否定,要等一等看一看!”
周渔一下子就眼睛亮了:“那我什么时候能把店开到省城去?”
这个………………张翰今也不好回答:“只能等等,但我想不远了!”
周渔的招聘广告,随着南洲晚报,进入了南州各大企事业单位、工厂、街道,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随着门市部的红火,外加周渔跟省里来的官员在大街上对峙这样的流言蜚语,周渔的大名在南州已经开始响亮起来。
如果说名字不知道,只要提一嘴门市部那个,大家就都知道了。
当然,对周渔和门市部的评价也不一样。
有人认为:“这是好机会啊,他们那门市部这么红火,底薪三十,比化工厂强,这不是要上百了,哪个工作能上百?”
有人嗤之以鼻:“这就是骗人的。我看开新店是真的,招人不一定,谁不知道他们都是用的梅树村的人,这就是套大家的主意呢,看谁的法子好就用谁的!”
有人则觉得不稳定:“吹的厉害,哪里有这么多,就算这个月有下个月也未必有,还是国营厂更稳定。”
但即便是这样议论,也挡不住大家的热情。
宋雪梅拿着报纸回家的时候,她妈就在她屁股后面这么唠叨的,“你别看说的好听,真假谁也不知道。我已经拖了你小姨了,让她给你留意找工作,你老实在家待着吧,不准去!”
宋雪梅直接站住了,扭头看她妈:“你怎么托的我小姨?什么给我找工作,是给我找个夫家,让人家给我提供工作吧!”
张六姑一点也不觉得这有错,“这不一样吗?女孩子哪里有不嫁人的,找个好婆家,再有个稳定工作,这日子就过起来了,我是你亲妈,我能害你吗?”
“你没害我?我小姨都找的什么人啊。三十六岁的鳏夫,带着俩孩子,腿还不利索,我才24!我是你亲闺女,你怎么忍心让我嫁给这种人?”
宋雪梅听了就生气,家里穷,偏偏宋雪梅从小就漂亮,张六姑就存了心思,让宋雪梅找个条件好的,到时候能帮衬家里。
但他家亲爸不好好工作,天天酗酒,亲妈没工作,下面还有一对双胞胎弟弟,外加她自己,为了省钱,也为了有人帮忙,愣是连初中都没让她上。
纵然她长得漂亮,但只要一提他们家的条件,没一个答应的。
也因着这个,宋雪梅都耽误到了24,还没嫁出去呢,如今每天在煤球厂干苦力,就这儿,也不是正式工,只是个临时工,供暖季节一过,她就没活了。
因着她找不到好婆家,张六姑还抱着她哭过,说是后悔自己眼皮子浅,当年她学习这么好,没让她上学。
宋雪梅这几年已经熬的人都木了,她觉得人生已经没了指望,就这么在最底层漂泊不定的过一辈子了。张六姑这几句话,算是给她干旱的心田浇了点水,倒不是她人贱,几句话就被哄好了,是她觉得,你终于后悔了,已经晚了,她有种虽然自
己被耽误了,但她妈的事儿也没成的爽感。
本以为日子就这么过吧,谁能想到,她妈跟她小姑居然给她找到了一个结婚对象,比她大那么多,身体有残,两个儿子,别人都不愿意的,就因为对方说自己亲妈身体不行了,等着去世工作给她顶替,她妈就应了下来。
宋雪梅本觉得大家都不爽我就忍着,现在别人要吃她的血馒头舒服起来了,她怎么可能忍?!她不可能嫁的,但是怎么从家里走出去,她也不知道。
她太穷了,浑身上下不过几毛钱,她虽然厌恶嫁人,偏偏她不知道除了嫁人,她能做什么。
今天干活的时候,她听见旁边的几个大娘在讨论门市部招人,她知道梅树村门市部有多红火,过年的时候,她妈专门领着两个弟弟去买了半斤饼干香香嘴,还送了一只茶叶蛋,他俩分着吃了,回来跟他说:“可多人呢,还有彩电,里面的人会
动!”
她最近最忙了,没时间去,连个饼干渣子都没瞧见,可她记在心里了,她也想看看电视,她想等着过了冬天,她就去一趟,走着走着回,不买东西只瞧瞧。
哪里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