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听途说印错了,名片是为了方便,你这个一点都不方便。
但现在他突然发现,似乎也挺方便的。
因为他刚刚讲一号店,刘玉虽然在听,但其实并没有意识到那是个多么跨时代的门市部,但当这张名片拿出来,他立时看了起来,发出了跟自己一样的慨叹:“这么大,这么豪华?还有电梯?”
李晓明这会儿都佩服周渔了,她是怎么想到的这些法子。你看看,一张名片抵得上他半天的说辞。
刘玉看看名片,又看看那篇文章:“你是说,这些所想皆是因为这个周渔?她讲什么了?”
李晓明大致将他如何在饭店碰到周渔,又听到她怎么说,和今天的对话讲了讲,这会儿刘玉脸上已经是慎重表情。
李晓明最后说:“周同志是个很敢说话的人,但是我听其言,发现她并不是空话。她的话虽然不可能全对,但的确是有道理,有思考,有深度,有远见。我是经过慎重思考才写下的这篇文章,受她启发却绝对不是被她影响,我认为她所说我所
写,都是可能会发生的,我们需要警惕准备。”
他这样说,刘玉也严肃地点点头,“我看看。”
就跟周渔等待李晓明的回答一样,李晓明的等待也是漫长的,而且是更具象的,七页稿纸,李晓明写了五个小时,而刘玉连看带思考,用了整整两个小时。
直到办公楼里都空了,外面已经没有任何喧杂的声音,刘玉才从文章中回过神来,他就说了一句话:“你对这个周同志的评价是有道理的,你调整柔顺洗发膏定位的建议,也是很得当的。我同意跟她合作。”
李晓明松了口气,哪里想到,刘玉的话并没有说完,“但不是我们把货卖给她这么合作。她不是要打造南河乃至全国最知名的门市部吗?问问她,我们如果提供更深层次的合作,她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周渔他们吃了饭,没回旅馆,又去食品厂那边看了看,那边离着日化厂不算近,周渔想着不行明天搬过去,日化厂这边她留下等消息就可以。
没想到晚上一到家属院,就瞧见张阿姨站门口正跟人聊天呢,瞧见他们四个,真是啥也顾不上了,径直奔着他们来了。
当头,张阿姨就说:“你们怎么才回来,我等了你们两个小时了。快!”根本不让周渔解释,她就推着她们往前走,“李处长来了,说是找你们,知道你们不在,就说他在七号楼家里等你们,让你们过去一趟。”
“快点吧,小两个小时了。”不过张阿姨也好奇,“你们到底干啥了,徐磊早就走了,你们怎么没走,怎么李处长都能找来?为了你们还留这里了,真是稀奇事儿,他都多久没住家属院了。”
周渔一听就知道,这消息恐怕不一般。周渔就跟张阿姨道了谢:“我们先去看看。”
到了地方,李晓明果然就等着他们,听了敲门声就把门开了,让大家走了进来。他这屋子好久没人住,出了沙发茶几和板凳,都盖着布呢,李晓明就说:“应该约你们去厂里,但又不知道你们多晚回来,太晚那边就进不去了,所以约了这里。请
见谅。”
说真的,这里不合适,但加上李晓明的急迫感,就合适。
周渔宁愿对方更重视自己,也比所谓的礼貌要强。
周渔直接问:“是有新的想法吗?”
李晓明不得不说周渔的敏锐,他点点头,等大家都坐下了,便道:“我们想知道,你对我们的产品,是准备怎么卖?”
这问题就很明显了,原先,是李晓明他们考虑不考虑给周渔供货的问题,而现在,他们在想如何从周渔手里要到更多的好处。
那这个关系就很值得品味了,起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晓明今天跟领导汇报后,领导对周渔的想法是认可的,对一号店是抱有期望的,否则,没好处的事儿为什么要争取。
周渔就笑了:“两种合作方式。”她直接将随身的包拿过来,从里面拿出了一张平面布置图,这张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地方,就是示意图,周渔说道:“我们一层是副食,二层是日化,三层是精品。”
“一种是我们进货,放在我们的日化柜台,跟其他产品在一起。在这里。”周渔指了指电梯口的位置,“这是很好的位置,但凡上楼必然能看到柜台。’
“还有一种,是深度合作。这里,周渔指向了二楼最中间的位置,“这是二楼的黄金位置,地方最大,最显眼,所有的柜台都围绕着它。我们会在这里给您设置专柜,布置的效果相当于这样。”
周渔掏出笔来,大体画了画,这样的正方形柜台在后世已经司空见惯,但在此时,绝对是没有的,别说供销社了,百货大楼里都是在一起陈列的,也没有这样单独显眼的柜台。
更何况周渔也说了:“而且这是二楼唯二的位置之一,同时,我们的外立面也会挂上你们的宣传海报。”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