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有名牌又怎样,打折又怎样,抽彩电又怎样?
她虽然想要一只钢笔很久了,可她穷得很,根本舍不得买。
其实她本是有钢笔的,那会儿爸爸还在,爸爸单位发过一支钢笔给了她,后来因为成绩好,学校里也奖励了她一支。她其实很富裕的。
可是爸爸走了后,弟妹的钢笔相续坏了,她又不上学了,留着也没用,就给他们了。但这半年,她读书的渴望越来越大,铅笔头家里倒是有,但写的时间长了就会模糊,远不如钢笔好用。
可这次,她还是舍不得,想要挨一挨,反正马上要暑假了,到时候用弟妹的就可以。
但偏偏,昨天妹妹回来说,她的钢笔掉在了地上,不小心踩坏了,连修都没发修了??第一反应她就想到了一号店,如果说哪里能买到便宜钢笔,只有这里了。
所以,今天早上提前送完了报纸,她就过来了,她进来的算晚的,好在钢笔柜台没有日化那么受欢迎,她在旁边,也能看见柜台里的货品。
一号店的东西可真齐全,海市钢笔厂明智牌的钢笔就送来了五种,每种还有好几个颜色,摆在那里真漂亮!尤其是那根红色的,一看就暖洋洋的,她喜欢。
都说海市的质量好,她其实也有新买根好的,毕竟这是需要常用的东西,她前面的那个阿姨,应该也是给孩子买文具,恰好就是指的那支:“同志,这支海市明智的多少钱?”
“这款是0021,钢笔尖是特制的,书写特别顺畅,一支六块钱!”
刘庆芬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她没买过,她还以为最多两三块呢。怎么这么贵?
她连忙看向了别处,明智其他的几款其实也挺好看,但显然,价格都不菲,那位阿姨一一问了一遍,最贵的居然要12块钱一根,而她刚开始看上的那支,居然是最便宜的。
刘庆芬的右手一直放在了兜里,这会儿,她捏着里面足足二十三张毛票,发现了一个真相,即便她来了也没用,她根本买不起。
她站在满屋子的购物人群中,只能遗憾地多看了一眼,然后准备扭头离开??她想去钢笔张那里,他是街道上专门修钢笔的,他应该有旧钢笔,自己这点钱说不定能买一根。
至于这里她就不逛了,虽然很好看,虽然很大,虽然很新鲜,但穷人的时间是最值钱的,她不如干活挣钱去。
钢笔柜台的售货员叫做张晓红,她不是梅树村人,是秋桂婶的娘家侄媳妇。
周渔带着梅树村种蘑菇发财后,姻亲都找上了门,想要让亲戚带着一起干,可是,他们签了合同的,种蘑菇这技术不外传,所以,梅树村是一个没帮上。
后来周渔开门市部需要人,老村长就跟她推荐了村里的姻亲:“打仗父子兵,你需要大量靠谱的人,招来的人是一部分,可省城离着这么远,不能全部都是招来的人。亲戚其实最合适的。”
“他们在一开始是最向着你的,有了他们,管理也好管理。等着以后,大家都熟悉起来了,你自然可以根据了解调整岗位。该重用的重用,该培训的培训。只要是公正的,谁也不能有意见。”
周渔觉得这是有道理的,80年代,夏国的家文化还没有被冲击,事实上的确大部分的发家,都是靠着亲朋好友。
周渔一号店的工作人员里,就有十二位是梅树村的姻亲,周渔的要求高,长相顺眼,口齿灵活,最少要小学毕业。
张晓红是里面的佼佼者,她是高中毕业生,没考上大学,又因为是农村户口,没办法招工,一直在家里待业,这次成功应聘到了一号店,她别提有多激动了!
因为她学历高,平日里也爱学习读书,周渔把她分到了文具柜台。分来的时候还说呢:“你是读书人,你要爱惜读书人。”
这会儿,虽然服务着顾客,但她也注意到了一直在默默看着的刘庆芬,从她窘迫的神情就能猜到她是在想什么了??张晓红家里也穷,也是爸妈砸锅卖铁供的,太知道这个表情的意义了。
恰好挑笔的阿姨选完了,她给对方开了单子,就叫了一声:“这位同学?”
刘庆芬意外地看着她,指了指自己:“我吗?”
张晓红点点头:“是,我看你看了半天了,是不是想买钢笔?”没等着刘庆芬说什么她就指了指旁边一块的钢笔,“其实学生用笔比较费,用这个就挺好,便宜出水也很顺畅。这是咱们南州钢笔厂的产品,叫做红星钢笔,8毛五分钱一支。”
刘庆芬本来想说不买了呢,只是张晓红长着圆圆白白的脸盘,一笑两个酒窝,看起来就特别亲和,她不好意思打断对方。
却没想到她听到了什么?八毛五的钢笔?
她眼睛那瞬间的亮光让张晓红捕捉到了,她就知道自己判断没错了,她笑着说:“而且,开业前七天都是打九折的,所以这根钢笔七毛六分五,你要是买两根,一样送一瓶八分钱的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