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货大楼那边再给压力,很有可能他们会放弃我们。”
“所以,一方面你要让他们知道,货品在我们家,会有怎样的好处。另一方面,你还得赶紧物色备选供货商,这一次,重点放在民营企业上。”
“不过这个不算难办,这篇文章一发,会有慧眼识珠的商人们找上门来的。因为我们是国家日报认证的典范,只要我们顶住压力,就一定会更好。他们又不是国营厂,进不去百货大楼,我们是他们最好的出路。”
“你和张小翠要擦亮眼睛。总的来说,这是个来的比较早的机遇,但凡晚半年,我们为供货商卖半年货,他们就知道我们的可贵,就没有这么被动了。”
“所以,这一仗可不好打。过去了,我们就立住了。加油!”
王建本来被周渔考虑的全面,说得有些心慌慌了,可听到了她最后一段话,立时希望又燃了起来。
可不是吗?
一号店可不是什么好欺负的,他们是因为足够好才被报道的,怕什么?!
王建的声音都高了:“放心吧,我立刻安排下去。经理,您什么时候过来?”
周渔就说:“我要晚一些,我先去南州给他们开个会,恐怕也有不少人会来这边的门市部,我先给他们交代交代。”
王建立刻说:“这边交给我和张小翠,我们一定守好。”
等着挂了电话,外面村民还在商量着,周渔就小声跟老村长说要去市里,老村长讶异地看着她:“出事了?”
这会儿也不方便说,周渔就说:“比较麻烦的好事,晚一些我给您打电话。这边正常进行就行。”
就这样,她先去了南州,对着新提拔上来的梅树村门市部南州分公司的经理秦书一样交代了一番,这才和周三春坐着火车往省城赶。
而与此同时,更多的人看到了日报,反应各不相同。
普通人看到都一个反应:“还有这么好的门市部呢?要是咱们这里开的可太好了,也不用买个东西还受白眼。”
“可不是吗?你看这上面写着为什么京市百货大楼发生了打架事件,人家想买衣服,结果让人家等了半个小时也来人,来了催她,还把衣服扔人家脸上去了,哪里有这样的。挨打活该!”
还有热心的读者直接写信批评现在的国营商店:“原先大家是不知道什么好,但现在知道了,请问国营商店,你们是不是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个体户能做到,公家单位就做不到?你们不惭愧吗?”
当然,也有人开始批评一号店,“虽然说是发展市场经济,但是我认为一号店并不符合国家政策,国家规定,个人雇工不得超过15人。我瞧着文章中报道,一号店就有三层,每层营业面积一千平米,而且还有体验式服务,这需要的工作人员更多,按着我的估计,最少得七十人靠上。”
“请问国家日报,你们做出报道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一号店并不合法,请问南河省商业厅,你们根据什么批准的一号店开业?”
听说,当时那位跟京市百货大楼打架的顾客,还专门买了一百份国家日报,跑到了百货大楼服装柜台,一边分发给顾客们看,一边当众朗读,并嘲弄他们:“你们这样的,比人家一号店差远了,等一号店开到了京市,我看你们还有什么生意。”
可以这么说,一个专题,持各种观点的都有,外面风风雨雨,一号店这边到真的客流如潮。
好多人都是慕名而来。
开始几天还不明显,后来渐渐地人就多了,周渔过来看,张小翠小声跟她说:“好多人都是看到报道后来的,最多的就是来南河各地出差的,看到报纸后知道咱们这里服务态度好,东西多又便宜,就过来了。”
“你看!”
张小翠给周渔看的是留言簿,这也是这会儿的特色,邮电局,医院,百货大楼等都有,很多人消费过后,会留下自己的感想。
一号店也有,周渔这会儿翻开看,他们才开业不到一个月,如今居然已经写满了好几本了,上面几乎都是对他们的夸奖,而且这会儿都是自报家门的。
“我是浙东人,来这里出差,我的钢笔坏了,听说了一号店后,就过来看了看,虽然没有碰到张晓红售货员,但夏美售货员的服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对钢笔要求比较高,试用比较麻烦,可你们并没有任何不耐烦,我这才相信了国家日报上的报道,你们的服务名不虚传!”
“我是西江人,我的母亲是南河人,我这次是陪着母亲回家探亲,在省城中转,从国家日报上看到过一号店的报道,所以过来逛了逛。没想到这里品种多,样式多,售货员也非常为顾客着想,帮我用预算的价格配置了得体的礼物,我很满意。”
这样的还很多,张小翠说:“我感觉,咱们在全国都有名了。还有十几家民营厂找来了,都是南方的,有服装也有百货,王建正在考察!”
当然,也有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