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旁吃。
他们还瞧见了左军,正蹲在角落啃馒头呢。
瞧见周渔过来,他惊讶地站起来:“你们怎么来了?”
周渔就说:“我们来看看什么情况。”顺便将烧麦给他,“吃烧麦吧,刚做好的,正热乎。“
左军的馒头是从家里带的,都三四天了,又干又硬,啃着掉沫沫,老费劲儿呢,至于买饭吃,那可太贵了,刚刚有人问,一个叉烧包要两毛,一点点大,他吃饱最少得要七八个,哪里吃得起。
没想到周渔给他送来了,他连忙摇头。周渔直接塞他手里了:“就是给你买的,我们都吃过了。快吃吧,要不冷了。
他瞧见手里的烧麦,虽然裹着油纸,看不清样子,但那股子香气已经冒了出来,一个劲儿地往鼻子里钻。
这谁能忍得住,他本来对周渔退学有些意见,可这会儿还要吃人家的东西,脸就有点羞红,低头谢谢她:“多谢你,等会回去我给你钱和粮票。”
周渔不在意这个,问他:“不是领了号牌吗?怎么不回去等?”
左军咬了一口热腾腾的烧麦,虽然味道有些吃不惯,但终究冷掉的肠胃需要慰藉,赶紧咽下去了,这才说:“虽然看着前面还有好多人呢,可谁不怕错过了,来这一趟不容易,还是等着吧。”
周渔点点头问:“都在这儿吗?”
左军点头:“可不是,这里的那个顾县长管得很严,不允许批条子,甭管订多订少,甭管是海市来的还是小城市来的,都按着顺序,都在这儿呢。”
“不过这样也公平,反正大家都是等着,也觉得挺好。”
这倒是,大家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吴县就是一个县城,若是批条子盛行,有地级市来的,就有省城来的,有海市来的,还有京市来的,那根本没法干了。
如今一个待遇,就算是一起吃冷馒头,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心里差距。
这位顾县长看似严格,其实是最圆融的办法。
“那你先排着,我们再逛逛。”周渔说完,就告辞离开了。
倒是左军一口一个吃着烧麦,有些看不懂这姑娘,她不是来推销蘑菇的吗?他还以为,她找到这里来,怎么也要一个个的问一问,看看人家要不要,怎么就这么走了?
这.......还是来干活的吗?
却不知出去后,周渔就跟张小翠和周福军说了:“还是按着原计划,你俩去找个饭馆,跟人家谈好了。这边我自己来弄就可以。”
张小翠有点不放心:“要不我自己去,你一个人行吗?”
周渔不在意,“放心吧,我就在这里待着,别的地方也不去,你俩快点,咱们得尽快弄。卓组长他们在这里也待不了几天。”
等着张小翠和周福军匆匆忙忙走了,周渔则回了住宿的地方,将提前准备好的纸片拿了出来,开始写字。
到了傍晚,张小翠他们就匆匆回来了,“找到一家,愿意给咱们用,你去看看吧。”
倒是卓翼和左军,到了下午六点,终于从外面回来了。
他俩这一天累的简直浑身要散了架,可也还没轮上,不过也打听清楚了行情:今年的黄瓜挺好,茄子和辣椒一般,韭菜跟南州一样,长得不好,产量不大,要想订购到,恐怕要看运气。
两个人这会儿有点愁眉不展。
蔬菜公司虽然已经开始联营,但他们还是有调解市场的作用的,蔬菜缺少的时候从其他城市调入,蔬菜大批量上市的时候进行收购稳定价格,保证菜农的利益。
但现在,他们显然不好完成今年冬天的蔬菜供需要求。
卓翼都郁闷了,专门拿了一瓶自己带的二锅头,想喝一口解解乏??这也是他们每年来的经验,人累大了外加压力大很难入睡的,可睡不好第二天这么高强度的排队,谁也受不了,不如喝点,昏昏沉沉歇一歇。
不过这次还有周三人,卓翼就问:“周渔他们呢,去楼下小饭店一起吃点吧。”
左军吃了周渔的烧麦,态度好了很多:“我上去叫周福军,让他叫周渔他们下来,你先点点菜。”
卓翼点点头,去占了个桌子,这会儿人不多,只有几桌,往那儿一坐,就听见旁边的人也是一样,犯愁呢。
这茄子辣椒在夏天的时候,最便宜几分钱一斤,根本没人要,可到了冬天,就是买也买不到的香饽饽,有人就感叹:“你说啥时候冬天夏天可以一样种菜就好了。咱们这每年春节供应,可是太难了。”
这引起了周围人的应和。
还有人说呢:“你们少要点,指头缝里给我们留点呗。”
卓翼就知道,这位感叹的大哥是东北的,他今天也听说了,东北一个城市,刚小黄瓜就要了十万斤,吴县这里怕后面不够了,说什么不同意,拉扯了一下午。
岂料这位又高又壮的大哥非但没松口,还哭起难来:“我们也不容易,冬天多长啊,大家都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