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坐忘通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491章坐忘通幽
    叮叮咚咚。
    绕亭的水流撞击青石板,没过石板的声响,清脆悦耳。
    大半个时辰之后,一袭青衫的林动看完竹筒,又思忖了片刻,一仰头道:“这事儿倒也简单。”
    不过,再抬头时,亭子里早已没有了黄龙士的身影。
    黄龙士交代的事情,或者说布置的上任考验并不复杂。
    与学院中一个叫王仙儿的学子有一定干系。
    王仙儿有一位朋友,是开封府治下乐平县云林寺的和尚。
    近日这名僧人被抓进了大狱,判了死刑。
    王仙儿想请书院先生审死,出手把朋友救出来,因为其笃定那僧人是无辜的。
    竹筒卷宗上记载的就是僧人的生平。
    可惜没被选上孝廉。
    不过,郡王并未怪罪,反倒是开解了一番,并赏赐了不少金银。
    “香粽年年祭屈原,斋僧今日结良缘。”
    谁知陈和尚却说自己莫名害了心病来不得?
    这下审都不用审理,郡王直接命开封府尹把和尚打入了死牢。
    那府上管家又报说陈行者竟在端午时节,于庙中新题了一首菩萨蛮。
    “五行偏我遭时蹇,欲向星家问短长。”
    偏偏在此时节。
    不说也罢,这一说,不就坐实了此事儿。
    郡王听罢大笑,一连说了三个妙字,干脆利落地唤出府邸上歌姬,一个叫做荷娘的女子,跳舞助乐。
    这脸往哪儿搁?
    再一联想到陈行者的反常,郡王就打算差人把和尚拷来。
    只因那荷娘低眉眼慢,胸大腹高,这不是妥妥身孕之相。
    “去年共饮葛蒲酒,今年却向僧房守。好事更多磨,教人没奈何。主人恩义重,知我心头痛。待要赏新荷,争知疾愈么?”
    郡王心中思忖,肉烂在锅里那倒也无妨,可你要是先我一筷子夹起?
    当然,这些只是初步的印象,具体如何,林动打算与王仙儿碰一面再说。
    那郡王一看诗中隐隐有怨怼之意,就差人来询问,最终找到陈和尚头上。
    因为有几分诗才,也引得当朝权贵的注意。
    御医也是个直肠,说没瞧出陈行者有什么病来,坦白了直说这人没病。
    其家中一无关系,二也没甚钱财,后来就投奔了云林寺的铁牛长老,出家做了行者。
    待时机到了今年的端午,郡王又把那和尚唤来作诗。
    既然有原告,也有被告,那可得听听原告,被告怎么说?
    卷宗上可没有半个与那个荷娘相关的字样,也没有陈行者认罪说明,只是一味强调郡王的论断。
    ……
    其麾下的学子,再孬又孬得到哪儿去?
    这不事端,就来了?
    但粗窥黄龙士,观人观骨观风貌,板板正正,不像是女干佞之人。
    “满堂供尽知多少,生死工夫哪个先?”
    林动脑袋里也不是一点线索也无。
    ……
    郡王心里起疑,却摁住此事儿不表,暗地里叫人打听……待端午过后的中秋,郡王与往年一样,听曲儿赏月,结果这就出事儿了。
    怎么滴?
    堂堂王室宗亲竟戴绿帽?
    和尚俗家姓陈,名义,读过书,十里八乡的童子郎,颇有学识。
    问题就出在这里。
    郡王一听急了,连忙唤御医去治。
    这是为何?
    可黄龙士既然
    把这事儿单独拎出来说,想必没那样简单。
    第二就是王仙儿这头,林动才来此地,对于五龙书院的学风,氛围也不甚清楚。
    从卷宗记载来看,不管怎么算,这事儿都像是这个陈和尚做的。
    两人也算是结交了一场。
    豪门向来是非多,更何况皇亲贵胄?
    去岁端午,郡王命和尚作诗,和尚兴致也高,想着未必没机会复出官场,就耗费大力气作了一首诗词来。
    一日金国七郡王入寺烧香,众僧鸣钟擂鼓,无意间窥见院壁上题诗。
    “齐国曾生一孟尝,晋朝镇恶又高强。”
    “怎么样,有没有线索?”
    李显鬼祟祟的,从汲水亭外的竹林绕了一圈回来。
    “你来得正好,带我去精舍寻个房间,要有地火,温泉。”
    林动半点不客气,直把书院当自己家了,对于李显的问题,他则是干脆利落无视掉了。
    “啊?”
    李显有几分惊讶。
    “你不去帮着府尹那边帮着断案?”
    他没忍住问了出来,话一出口,就望见林动那似笑非笑的神情,心下立即又有两分尴尬。
    “你怎么知道卷宗里的内容?”
    林动挑了挑眉问道。
    “最近开封就这么一件大事儿,瞎子也能猜出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