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寻根溯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过。”
    许大夫看看陈家旺,道:“去年胡管家是请我来过,不过时过境迁,对这少年的病没有印象了。”
    薛乙道:“当初开的方子带过来没有?”
    许大夫支支吾吾的道:“没…没有,找不到了。”
    这一下薛乙大为生气,怒道:“当初是怎么教你的?‘先议病后用药’,每诊治一名病患,都要详细记录下时间、气候,神、色、味、形、态等病症表象,倾听病患及家人的描述,用心去听脉,察其病因、究其病理,然后才能开方抓药。凡我门下,开出的方子要留存一份,妥善保管,以便日后印证。你是如何做的?”
    许大夫道:“遵师父教导,是保存了一部分方子。不过这个小兄弟的方子,实在是找不到了。”
    薛乙冷笑道:“不是找不到,是达官贵人找你治病,你才保存下方子吧?”他一针见血,说话毫不留情。
    许大夫医术倒也不差,不过为人格局小了、有些势利,达官贵人治病的方子保存的整齐完整,至于普罗大众则没有这个待遇了。
    他被薛乙说破,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尴尬不已,低头不语。彼时世人极为看重师徒的名分,上至庙堂、下至民间,尊师崇教的礼节丝毫不敢有差,薛乙便是说话再重,做为弟子都不敢回嘴。
    喻昌赶紧圆场,道:“师兄这两年救了不少人,师门的医术也得以惠及众生,功劳不算小。”
    薛乙冷冷哼了一声,并不开口。
    喻昌见师父余怒未消,回过头道:“许师兄是出名的博闻强记,即便方子找不到了,也多半能记得住大概情况。家旺师兄去年曾请师兄诊治过,当时的病症是发高热。请许师兄想想看,当时开的是什么方子?”
    这许大夫人虽然是个胖子貌不惊人,心思却细腻。他今天被薛乙一通好训,起因便是为了这少年,虽然不知道他和薛乙是什么关系,但明显不能再马马虎虎了,得小心从事。
    他仔细回忆,慢慢想了起来,对陈家旺道:“你当时是不是才从乡下上来,因为暴食后喝了冷水,以致受凉发热,连带体内骨头都似起火发烧,还曾经一度昏厥过去?”
    陈家旺道:“不错,确实如此,许大夫果然好记性。”
    许大夫暗暗叫声惭愧。当初霹雳堂重金请自己救治一个乡下穷小子,自己对此感到奇怪,因此才留了些印象。
    薛乙道:“好了,你当初给开的什么方子?”
    许大夫仔细想了想,但时过境迁,得的病症虽然还有印象,开的方子却委实记不起来。他不敢撒谎,道:“禀师尊,原方确实是想不起来了。”
    薛乙哼了一声,道:“方子记不得了,那你总记得大概开的是哪几味药吧?”
    许大夫道:“他既然是发烧,开出的不外乎是清热泻火的药物。”
    “那为何之前的大夫诊治了不见疗效?”
    许大夫一时语塞。如果只是一个普通受凉发热的症候,那么谁都知道要用清热泻火的方子,为何之前的大夫们不见疗效?
    薛乙道:“知夫莫如妻,知徒莫如师,别人赞你是名医,其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用药一贯喜欢剑走偏锋,量大、剂狠,效果虽然立竿见影,却难免伤了津液、消耗元气。古名医是有一剂见效的手段,但也要区分实际情况、辩证施治,切不可剂剂下猛药。依我看来,你当时一定是重用了苦寒泄热的药物。”
    许大夫道:“他当时骨热如蒸、高烧不退,我这样做也无不妥,而且事后他也很快痊愈了。”
    薛乙见他还有争辩之意,更加生气,不过当着外人的面,也不便老是驳斥训诫。当下强捺心气,道:“话是不错,但首先要诊治得法、明了病因。家旺当真仅仅是受凉发热吗?你可知道,他生病之前父亲刚刚遭了毒手,几天不哭不泣,身心遭受重创?按说此时已埋下了气机失调、肝气郁结的根子,又恰逢积食后受凉,那么用药时应当几方面一并考虑,不能仅仅单纯清热去火。前面几个大夫疗效不佳,恐怕原因就在于此。赶上你一来便重用苦寒猛药,虽然达到了降热的效果,却是治标不治本。肝木横逆而克脾土,如此一来相火不位,使脉络受损、气血不畅,气结而致血瘀不疏,脉络失和而致阻塞不通。”
    许大夫道:“可是当时他昏迷过去,无法告诉我致病的详情,弟子无法知道他父亲刚刚去世这些情况。”
    薛乙闻言,再也按捺不住心头怒火,猛一拍桌子,陡然站起身来,斥道:“你长本事了,还敢分辨!”
    他激动之下,顿觉头目森森,胸口难受之极。喻昌见师父身体摇晃、不大站得稳,连忙上前扶住他,道:“师父,你怎么样,没事吧?”许大夫愣了愣,连忙上前帮忙,扶住薛乙坐了下来。
    无念和陈家旺都吃惊不小,赶紧上前察看情况,薛乙紧闭双眼,摆摆手,示意先静一静。
    过了一会,薛乙睁开眼,缓缓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