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密好友,彼此交心所谈甚广,但这次聊天喻昌一句也不提及自己学医的情况,陈家旺颇感奇怪,便主动发问。
喻昌其实也藏了一肚子的话,见好友发问,遂坦言相告。
薛乙过世后,喻昌投靠在许师兄门下,日子说不上好坏,图的是能继续学医、继承师父衣钵。本以为师门一脉相传,多少能从师兄处学到些本领,谁知随着时间推移,反倒越来越迷茫困惑。
陈家旺见他眉头紧锁,道:“此话怎讲?”
喻昌道:“师父在世时,需何药、用何方,总是耳提面命,讲解不厌其烦,但师兄事务繁忙,很多地方要靠自己揣摩。”
这话其实只说了一半。这位许师兄对喻昌颇为忌惮,内心实不希望他日后超过自己,故诸事都是敷衍马虎,不肯仔细讲解传授。喻昌对此也心知肚明,但长幼有序,这些门内的事情对外也不好多讲。
“师父看病,总是依据药理药性,将草本精华用的恰到好处。比如人参和黄芪同是补气之药,然人参补气的效果超过黄芪,而黄芪提气的效果超过人参,凡此种种细微之差别不可不察。但当下浮躁之气愈盛,很多大夫不究其理,不辨症候,提起补气一概只用人参,徒然增加患者许多负担,”喻昌叹了口气,道:“像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如同师父那样潜心贯注的医者,已经是越来越少了。”
人参黄芪是这样,那其它的药呢?即便同一株植物,叶、花、茎、根、果实、种子药性也各不相同,须斟酌其宜。如果因追名逐利、图省心省事而用药不考究精准,那也就学不到真才实学,更别提继承师父衣钵、发扬光大了。这正是喻昌所担心的。
薛乙生前常斥责一些大夫见利忘义,小病大治,对当下医风多有针砭。“师父开方简洁精炼,常常只用区区二、三味草药。看许师兄治病,一付方子用药何止十余种?”喻昌摇摇头,道:“有时看在眼里满腹疑问,却又不便多问。”
陈家旺闻言道:“所谓‘大道至简’,薛神医的手段已到了化境。医武同道,武学上也有这样的说法,出招过多就是多余无效的招数太多,不得要领。就像四师父曾经讲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一个道理。”
喻昌念念有词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反复念了几遍后道:“四师父化用老子的话来提点弟子们,也是独出机杼。嗯,四师父是邓敬华邓师父么?我到现在还没见过这位师父呢。”
陈家旺一个没在意提到了邓敬华,忙岔开去道:“咱们霹雳堂源于武当,是道家一脉,师父们常用老庄学说来点拨我们。”
他私下随邓敬华练武、学火药,这本来就是禁忌,故也不敢如实讲。
两人又聊了一阵,临别前喻昌替陈家旺把脉,叮嘱他按照之前开的方子按时服药。陈家旺胸腹间脉络淤塞的症状虽然不见好转,但坚持练功、服药后渐趋平稳,也没有再加重。
转天即是“七夕”节。陈家旺早早就做好一切准备,又向邓敬华告了假,只盼太阳快快落山。好不容易度过漫长的白天,又熬到书房关门,连忙赶到了后山竹林。
竹林正中建有一间重檐六角凉亭和一座三重释迦宝塔,平时除了老太太偶尔来此念念经、透透气之外,很少有人过来。皎皎月光之下竹影婆娑,不知名的虫儿振翅低鸣,风吹竹叶沙沙作响,似呢喃,似私语……,月色正好,令人心旷神怡。
陈家旺环顾四周,周遭如往常一样安宁静谧。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小路尽头衣袂晃动,终见佳人移步而来。
莺梦这次薄施粉黛,穿了件色彩淡雅的月华裙,翠竹摇曳之际,风动色如月华。
陈家旺连忙上前将她迎进凉亭里。莺梦歉仄的道:“让师弟久等了,没想到老太太兴致那么高,陪她老人家拜织女、吃巧果,又敬了魁星,因此来迟了。”
俗传七月七日也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人特别崇敬魁星,家中有读书人的,女眷们在七夕这天除了拜织女外会祭拜魁星,祈求他保佑考运亨通。
陈家旺奇道:“没听说有师兄弟要考取功名啊。”
莺梦道:“今年是霹雳堂三年一次的大考,盼魁星保佑师弟能遂了心愿。”
有道是“最难消受美人恩”,莺梦的这片心意令陈家旺感动不已,又觉得自己的这点道行实在没有把握。
莺梦看出来他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知道他面临的压力,宽慰道:“这次沈太师叔也要亲临,他老人家对我最好,只要大体上能过得去,我向他求情,他一定会依从的。至于爹爹,对沈太师叔是言听计从的,师弟不必过多担忧。”
陈家旺更加务实,明白事情没莺梦讲的那么简单,但此时此刻可不能扫兴,当下笑道:“本来我备了些礼物想贿赂主考官,看来还不如贿赂师姐。”边说边从凉亭一侧拿出一个包装精致的锦盒。
莺梦假意嗔道:“原来师弟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