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恐吓和无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以及李经方送回来的信息中,得知这些情况后,似乎预感到会有他不愿见到的事情发生,而他暂时又无能为力做出某种改变后,情绪极为低落沮丧的滕毓藻,就把自己关在后衙跨院中。
    每天只是有卫士将一坛坛烈酒送进去,再就无任何声息,甚至连饭菜都是送进去又被原样端出来。
    不只是堵在已经僻为直隶总督临时行辕的永清县县衙外的那些中外记者,见不到滕毓藻,就是从保定连夜快马赶回来、滕毓藻只见了一面的的杨士骧、徐世昌,甚至就是包括卫靖海、吴佩孚在内的闻讯赶来的一众高级将领,也同样见不到滕毓藻一面,任何人他都不见。
    刘十九甚至急得要闯进去,逼得同样一脸愁容的徐挺,甚至含泪下令让特别警卫中队将滕毓藻所在的跨院团团围住,而且枪支都已经子弹上膛,警告众人,在没得到滕毓藻命令情况下,任何人敢强闯,他就要下令开枪了。
    这让原准备跟着刘十九一同硬闯进去,想要察看滕毓藻情况的卫靖海、李显策、刘玉枳、吴佩孚、刘长发等人,不得不硬拦住暴跳如雷的刘十九。
    尽管气得刘十九指着徐挺的鼻子破口大骂,可一向只遵从滕毓藻命令的特别警卫中队,就是不为所动。
    当这个消息从保定和永清传出后,虽然让国人一头雾水,可最多也就是有人骂李鸿章和奕匡两人糊涂,同时对滕毓藻表达担忧外,也仅仅是猜测着滕毓藻此举的原因,并没在国内个大中城市引发混乱。
    期间,倒是先后有李鸿章经李经方传过来给滕毓藻的一句话,以及听闻关于滕毓藻消息的张之洞,一急匆匆发来一封电报。
    李鸿章给滕毓藻的口信很简洁,只有一句话,“留有用之身。”
    张之洞的电报同样很简单,似乎他和李鸿章一样,两人都染上了惜字如金的毛病,甚至张之洞的电报比李鸿章的口信还少了一个字,竟然只有“静观其变”四个字。
    虽然在收到李鸿章和张之洞的电报后,一直守在滕毓藻跨院门外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的一众前锋军高级将领,对于这些极为言简意赅的话,犹如云里雾里,不得要领,可还是顿时如获至宝,虽不明白李鸿章口信和张之洞电报的含义,可他们还是决定,要徐挺立即送给滕毓藻。
    只是,据徐挺传出来的消息,滕毓藻看过之后,竟然泪流满面,泣不成声。这个消息,终于让门外的将领们感觉到,滕毓藻的自我禁闭,完全是预感到保定的议和谈判会有不利的事情发生,这让这些将领们顿时大哗,除了胡殿甲长吁短叹不止外,其它人人人暴跳,刘十九甚至喊出来要学高怀德,也搞一次陈桥兵变。
    在众将领大感不平的哗然中,徐世昌忧心忡忡,杨士骧倒是泰然自若,只是在一旁默默冷眼旁观。
    好在,这样令人骄傲难耐的时间并不长,仅仅在短短两天后,就从保定突然传来议和的结果以及列强的一些动态,这顿时让国人一片哗然。
    传出来的这份《议和大纲》有如下内容:
    1.朝廷需派亲王专使,就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一事,前往德国谢罪,并在遇害之处树立铭志的牌坊;
    2.严惩祸首,杀害凌辱外国人的城镇停止科考5年;
    3.必须用优荣之典,就日本书记官杉山彬被害一事,向日本政府谢罪;
    4.必须在各国人民坟墓遭到亵渎之处,建立墓碑;
    5.军火及制造军火的器材不准运入清国;
    6.公平补偿外国人身价财产损失;
    7.各国驻兵护卫使馆并划定使馆区;
    8.削平大沽炮台;
    9.京师至海边由各国留兵驻守;
    10.永远禁止军民等加入仇视各国的团体;
    11.修改通商行船各条约;
    12.改革总理衙门和各国公使觐见礼节。
    而且,李鸿章和奕匡两人已经在《议和大纲》上签字画押了。
    他们的签字,就代表朝廷已经认可接受了这个丧权辱国的协定。
    关于列强向朝廷索要赔款问题,更是让国人激愤不已。
    据传,俄国人率先提出要求满清朝廷赔偿俄国白银1.3亿两。
    联军统帅瓦德西代表德国提出的赔款额,是4亿马克,换算成白银,就是十二亿两还要多。
    法国要求的赔款要比俄、德两国少很多,可也多达7千多万两。
    虽然据说,日本人要求的赔款额,他们国内还没有最后商定,不过按照损失惨重的日军来看,日本人要求的赔款,估计也不会少于一个亿。
    据传出来的消息,俄、德、日、荷、比这些列强,比较统一的是,一至要求赔款一次以现金结算清楚,俄国人甚至表示,赔款金额一日不付清,他们就一日不退出东三省。
    另有消息称,英、美、日等国则害怕过多的赔款压力会削弱国内的市场的购买力,从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